<SPAN class=hangju id=zoom> 经过连续的调整,深沪A股市场已今非昔比,一批大盘蓝筹股的估值优势显现出来。从A股未来看,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风险,但就目前A股中超跌且具有估值优势的品种而言,其风险因素较小,而在市场修复阶段中可能跑赢大势或优于大势。 截至昨日,市值前50名的大盘股加权平均市盈率为17.25倍,代表深沪A股中坚力量的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已到18倍,上证180市盈率为17倍,上证50市盈率为15倍。两市10倍以下市盈率的股票数量达到近40只,20倍以下市盈率的股票则达到200多只。从大盘蓝筹品种投资价值来看,一些低价的大盘蓝筹品种更是具备了较佳的估值优势,比如金融板块中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都基本接近10倍市盈率,而其对应的香港H股股价也同样出现了基本接轨或倒挂情况,可以说这些低价大盘蓝筹股股价已实现了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 以相同资产并同时在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上市的个股进行对比,发现H/A的比率从今年1月16日达年4年来低点41.8%,截至6月30日该比率已升至63.37%。而7月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H股股价倒挂的就已增加到9只。其中原因并不难以理解,A+H股在H股指数和上证指数中的权重分别达到85%和70%左右,基本能够左右两种指数的走势。当H/A比价偏离合理波动区间之后,将会在随后一段时间内做出修正,逐渐向正常波动区域靠拢。合理波动范围决定了两地市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估值状况。 大盘蓝筹股经过连续调整具有对未来市场较好的抗风险能力。而从机会来看,选择价格调整过深,市盈率在10倍左右的品种进行中长期战略投资,收益应该可以期待。 股指期货一旦推出,一批严重低估的大盘蓝筹股可能出现恢复性行情,而众多题材股、绩差股的股价则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