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关于银行股业绩增长,目前议论较多的是频繁上调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紧缩了商业银行流动性,抑制了客户贷款增长,进而在失去新增贷款利息收入及利差缩小的情况下加大了客户存款的付息压力。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并不是无偿的。按2005年的一项调整,超额准备金利率由此前的1.62%下调到0.99%,而法定准备金利率则维持在1.89%的水平。考虑到近期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持续减少,绝大部分是与新增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进行了置换,因此,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收益率实际上应当略有提升。 其次,银行业的确是一个资产主导型的产业,在贷款增长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占利润构成主导地位的利息净收入增长当然会受到影响,但尚无证据表明上市银行贷款增长已停止。 第三,虽然贷款增长进而贷款利息收入增长是目前以信贷业务为主的国内商业银行实现业绩增长的理想模式,但即使是相同的贷款规模,在利差扩大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维持业绩增长的格局。 接下来,以去年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022.09亿元为基数,考虑到今年一季度已实现利息净收入662.87亿元,相当于前者的65%,受客户贷款规模增长特别是利差扩大等因素刺激,工商银行2008年半年报利息净收入增幅仍有望保持在25%左右。 实际上,真正对银行股2008半年报业绩不利的因素是人民币升值。例如,工商银行2007年上半年的汇兑及汇率产品净损失为17.20亿元,但到一季度已发生同类损失38.18亿元。不过,这仍不能阻止银行股业绩的增长步伐,毕竟在中间业务项下有更为可观的增长。在将汇兑及汇率产品净损失增加值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值相抵之后,一季度工商银行仍存在25亿元的净增加值,同比增幅高达44.47%。另外,下调所得税是导致银行股2008年业绩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就全年预期收益而言,经过一个多月的下跌,目前银行股的估值水平多数处在安全线下,像工商银行目前A股价格的预期市盈率为13.9倍。重要的是,如此估值水平已低于H股。就目前A股估值水平紧随H股走势来看,这似乎是一个较为有利的因素。因此,银行股的反弹是可预期的。当然,由于石油石化与电力两大板块半年报业绩预期极不理想,即使银行股业绩增长对未来大盘走势的支撑作用依然存在,其程度也可能会小于年报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