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证监会:安全地开放资本市场 合资券商审批暂停三年后重新开闸 外资兴奋 证监会表态给股市增添力量 证监会:安全地开放资本市场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前夕,中国证监会全面启动了对证券业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评估工作,并将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今后进一步的开放政策。 与前两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主要负责人会议相呼应,此次对外开放评估工作以"防范金融风险"为要旨。证监会表示,将按照"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原则,适时适度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奏? 证监会指出,自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少大型跨国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鉴于此,中国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及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联系,深入分析评估各项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效果、风险隐患、利弊得失和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政策。 "证监会这次进行的评估工作,和17日即将召开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有关。"国内一券商负责人判断。 根据去年底中美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上达成的共识,中国证监会将就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认真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就调整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的股权比例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当时的报道称,中国证监会将在2008年6月之前,就外资参股券商比例调高至49%提出政策建议。 事实上,今年年初,中国证监会已对《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进行了修改。按照修改后的规定,外资入股上市内资券商,单一股东比例不超20%,全部外资比例不超过25%,可获全牌照;入股非上市内资券商,比例不超1/3,只能获得投行牌照。 "仅过了半年时间,参股规则不大会做新的变动。"一券商分析师表示,虽然持股比例不高,但在已获批成立的合资机构中,外方的话语权是相当大的。 防范风险仍为第一要旨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也认为,放开的程度必须符合当时的大金融背景,"如今国内外金融局势并不稳定,短期内提高的可能性不大。" 东海证券行业研究员陶正傲也表示,从近期中央工作会议上对金融安全的重视就可以看出,眼下防范金融风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最近继越南后,印度、泰国也出现了危机,局势非常严峻。" 上述券商负责人指出,"现在金融风险确实比较大,而金融业的放开就意味着资本项上流动性的直接放大。"他表示,在国内资本市场波动巨大的情况下,本土利益会是监管层首先考虑的第一要旨。 "中国证券业起步晚,虽然发展迅速,但比起国际同行来,还非常稚嫩。一旦对等交手,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一业内资深人士从另一角度揣摩了证监会的意图。 不过,梁静认为,国内创新型优质券商在如今的金融环境下,有足够的能力抵御金融风险。光大证券一部门负责人也透露,公司并没有停止既定的运作计划,"包括在香港设立分公司也在有序地进行着。" 根据证监会提供的资料,除了现有的面向境外投资者的B股市场、允许内地企业到境外上市等政策外,目前,我国已设立逾三十家合资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允许四家境外证券机构的驻华代表处成为沪深交易所特别会员,许可六十家境外证券机构在内地直接从事B股交易;已有六家境外证券交易所在华设立代表处。(东方早报 忻尚伦) 々 合资券商审批暂停三年后重新开闸 中国证监会昨日宣布,由方正证券和瑞士信贷合资成立的瑞信方正证券终于获批。这意味着暂停了3年的合资券商审批业务重新开闸。据悉,瑞信方正证券注册资本8亿元,注册地为北京;方正持股比例为66.7%,瑞信持股33.3%。 合资后的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包括股票和债券的承销保荐、外资股的经纪、债券的经纪和自营以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此前一个月,方正证券刚刚获批完成对泰阳证券的吸收合并。 据悉,方正集团董事长雷杰将担任瑞信方正董事长,方正集团资金管理中心总经理何其聪担任监事会主席,瑞信董事总经理、中国收益部主管葛甘牛担任总经理。根据业内人士对合资券商的一贯经营状况分析,瑞信将会是合资公司的管理方。 瑞信方正证券绝不是个案,自去年底始,国际投行已在华掀起一波合资潮,多家外资向本土券商伸出了"橄榄枝",其中包括花旗与中原证券、摩根斯丹利与华鑫证券等。(东方早报 忻尚伦) 々 外资兴奋 证监会表态给股市增添力量 证监会将开展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评估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脚步正在加快。记者昨日获悉,证监会近期将开展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一步开放政策。由于开放市场能增加存量资金,证监会此举也被市场人士解读为利好。 "证监会将根据评估结果研究提出我国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将适时适度地扩大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虽然证监会并未给出明确时间表,但这已足已让垂涎中国资本市场的外资兴奋。"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给国际投资者更多的受益机会,这显然也是他们一直在争取的。"在某券商研究人士看来,证监会释放的这一开放信号将吸引更多国外投资者通过合法渠道进入中国投资。 "这一表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即将举行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证监会此举恰如其时。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必将成为明日开幕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主要议题之一。 此外,在郭田勇看来,尽管进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评估与股指点位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短期内将给市场打入强心剂。"进一步的开放将增加更多投资者,短期内产生利多的看法。" "这很容易联想到救市政策。"财富证券首席分析师杨孟华也认为,证监会的表态会给股市增添力量。"市场会预计QFII可能将因此做多,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但在市场大幅度下跌后,开放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给予外资抄底的机会。"杨孟华表示,他期待更多政策组合拳的出现。 不过,期待证监会大幅度的推进开放步骤并不现实。证监会表示,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时间不长,但开放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与现阶段我国证券业发展状况及资本市场成熟度基本相适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特别强调,过度和过快的开放会导致潜在金融风险,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北京商报 记者 陈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