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建议: 公司 2015年营收 27.45 亿元,YOY+171%;归母净利润 5.85亿元,YOY+133%,毛利率 48.70%。 Q1 归母净利润为 2.99~3.21 亿元, YOY+320%~350%。 公司目前产能 7.5 亿安时,满产、订单已排到 6 月份,年底理论产能将达到 16.5 亿安时。 2 月公司与中通、南京金龙签订总价超 20 亿元的订单,同时公司与北汽新能源的战略合作也在加速推进,全年业绩高速增长无忧。 而公司自产正极材料厂与锂电池隔膜厂的逐步投产将保证公司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预计公司 2016、17 年营收分别为 64.61 亿和 86.80 亿元,YOY+136%和 34%;净利润为 13.04 亿和 18.35 亿元, YoY +127%和 41%; EPS 分别为 1.49 和 2.10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5 倍和 18 倍。 给予买入的投资建议。 目标价44 元, 16 年动态 PE 为 30×。 15 年净利润 YOY+133%,16 年 Q1 净利润近 3 亿元:公司 2015 年营收 27.45亿元, YOY+171%; 归母净利润 5.85 亿元, YOY+133%。 EPS 为 0.80 元。与我们的预测非常接近。 分配方案为每 10 股派发红利 1.5 元。 分季度来看,公司 4 个季度营收分别为 1.28 亿、 7.63 亿、 6.07 亿和 12.47 亿,净利润分别为 0.7 亿、 2.1 亿、 1.1 亿和 2.5 亿,发展势头良好。 Q1 归母净利润为 2.99~3.21 亿元, YOY+320%~350%,符合预期。 在手产能订单充足, 2016 高增长无忧: 在产能方面, 公司目前有合肥3.5 亿安时、昆山 1 亿安时和南京 3 亿安时共计 7.5 亿安时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同时在建的合肥生产基地三期 6 亿 AH 及青岛莱西生产基地一期的 3 亿 AH 也将于本年三季度正式供货,年底理论产能将达到 16.5 亿AH,目前满产、订单已排到 6 月份。 在需求方面,公司 2016 年 2 月与中通客车(20.07,-0.41,-2.00%)、南京金龙签订总价超过 20 亿的动力电池组订单,公司与苏州金龙、安凯客车(7.31,-0.06,-0.81%)、上汽商用车等亦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随着公司与北汽新能源战略合作项目的落地,以及公司增资参股北汽新能源,公司在商用车和乘用车两端的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2016 年业绩高速增长无忧。 正极材料和隔膜的自产将保证毛利率水平: 公司 2015 年毛利率为48.70%,维持在高位水平。 之前正极材料自给率为六成左右,目前已基本自给,正极内部核算价低于市场采购价近 4 成;随着今年庐江年产 8000吨正极材料工厂的逐步投放,公司正极材料供给无忧; 公司与星源材质合资建设的 8000 万㎡锂电池隔膜项目将在 2016 年 3 季度达产,能满足10 亿 AH 的隔膜需求,内部核算价预计将低于市场采购价三四成,且性能和质量将更有保证。 正极材料和隔膜合计占电池组成本的三成,公司对正极材料和隔膜的自产将有效保证质量、 降低成本、保持较高毛利率。 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 2016、 17 年营收分别为 64.61 亿和 86.80 亿元,YOY+136%和 34%; 净利润为 13.04 亿和 18.35 亿元, YoY +127%和 41%;EPS 分别为 1.49 和 2.10 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5 倍和 18 倍。给予买入的投资建议。 目标价 44 元, 16 年动态 PE 为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