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业绩符合预期,单晶优势显现。 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营业总收入59.47亿元,同比增长61.60%,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77.25%。从全球市场来看,单晶市场份额基本保持在30%以上,;国内市场2015年已经快速提升至超过15%。单晶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优势越来越明显,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更是符合了公司当时的市场判断和战略布局,公司作为单晶硅的龙头企业受益最明显。 产业链延展加快组件放量,拓产能与高毛利驱动业务扩张。 公司在2014年年底收购了浙江乐叶光伏,开始进入组件制造领域,2015年公司的单晶组件战略快速推进,已签约组件订单便已超过10GW,对应500亿元以上营收,在未来三年逐步确认,预计2016年销量可达3GW以上。同时,公司积极筹划在衢州、合肥、泰州、印度布局电池和组件厂,预计组件厂2016年年底的产能将超过3GW。硅片方面公司非硅成本下降明显近五年复合下降16%达到3.10元/片;组件方面报价已经逼近4元/瓦,相对多晶价格收窄,传导到光伏电站造价上成本相同,发电量更多。 光伏电站助力单晶推广,构筑新增长点。 公司已签约光伏发电项目已达1.44GW,为目前已并网装机容量的24倍。预计未来两年将相继开工,因此2016年电站收入将会显著恢复,不仅可以提高单晶市场接受程度,将为公司贡献新增长点。公司光伏电站主要布局在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占比63.9%,有效规避了西部地区弃光限电问题。 单晶打开增长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光伏组件高效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PERC技术的应用,单晶的优势更加明显,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为0.54、0.80和1.14元/股,对应PE为22X、15X和11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生产线投产进度低于预期;单晶硅路线仍有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