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一个轮回:从2002年8月份行业最红火的时候以行业老大的身份上市,光明就开始面临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大变局--常温奶企业的迅猛崛起,尽管光明在前任管理层的基激进的外埠扩张战略下,延续了3年的业绩增长,但2005年的"回奶事件"与行业变局叠加在一起,彻底毁掉了光明管理层的所有努力,从此光明业绩逐年下滑,一直到2008年。随着2008年管理层的更换,光明乳业开始了一轮新的轮回,巧合的是,行业的变局又将开始,这对光明的管理层来说,虽然是难得的机遇,但此时的光明已不再是6年前的行业老大了。 新管理层需要时间观察:无论是聚焦新鲜还是外埠扩张战略,光明的这些做法我们认为都符合了中国乳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但遗憾的是,光明没有踏准时间的节拍,即光明虽然做了正确的事,但是选择了不恰当的时机。尽管现在换了新的管理层和股东,又面临第而论行业变局,但以光明此时的地位,成功的概率相对较小,但作为国内在新鲜乳领域浸淫时间最长的企业,我们仍应该新的管理层以希冀。 光明崛起的关键:我们认为,光明要想重新崛起,关键在于管理的执行力。战略决策上不要害怕重拾过去的老路,仍应聚焦新鲜,大张收购之旗,扩张外埠重要的消费城市。但成败取决于管理的执行力,新管理层必须证明自己。 维持"中性"的投资评级:由于光明乳业2007年四季度和2008年1季度合计有3.3亿元的达能补偿款,我们以2009年EPS为基础,给予公司25倍的PE估值,6个月目标价7.5元,维持中性的投资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