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微博]“双降”利好并没有阻止住两市下跌的步伐,沪指以巨震8%宣告利好效应的失利。目前来看,A股市场信心并未得到有效恢复,场外资金观望情绪严重。大盘的走势依然向下,这种大势的惯性向下力道也是惊人的。但静心想来,A股一系列利多因素正在悄然酝酿,但究竟何时出现指数的“物极必反”,仍需要消息面与技术面共振效应的出现。 消息面和预期方面,利好都在集聚。除了央行动作之外,因为最近的公募、私募基金、包括券商的自营盘都降到历史低点,为后续场外资金入场扫货提供了契机,多头动能已经开始集聚。而且,从沪股通最近几个交易日的资金持续大幅净流入,大陆以外的资金已经发现A股暴跌后的价值,开始积极进场吸纳廉价筹码了,只是场内的投资者还处于恐慌的情绪下非理性抛售,但是只要有场外资金能够持续流入,A股的反弹应该很快就会到来。 此外,A股新一轮增持潮也在来临。包括保险系、PE系、产资系、大佬系等在内的“举牌大军”也有扩围迹象,不仅既有举牌方仍在部署针对更多上市公司进行“围猎”,而且不少其他资本力量也有望成为“新晋”举牌方。这也将有利于市场趋向稳定。 同时,部分题材有望活跃,引领两市反弹和投资者信心提升。比如国企改革题材,随着部分上市公司解决同业竞争承诺期限的临近,解决同业竞争成了许多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不少公司选择停牌筹划承诺事项。与上市公司整体状况相近的是,不少国企也面临着承诺即将到期的现状,结合目前国企改革的风潮,国企资产整合或许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 最后,从盘面规律来看,悲观情绪持续宣泄之后,维稳组合拳容易帮助市场构建阶段性底部。历史证明,阶段性底部往往在悲观绝望中构筑。近期随着大盘的暴跌,两市成交量明显收缩,市场系统性做空力量大大下降,即使没有救市政策,后续指数在寻底过程也将通过缩量企稳来孕育反弹动能。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这个阶段性底部是否是最终的市场底不确定,毕竟汇率波动打开各种宏观不确定因素还会有影响。当下投资者的心态应该是“晴天未现,心存彩虹”,操作上则应该继续以休整为主,控制仓位的基础上,立足基本面和政策面的确定性,秉承底线思维精选机会,如果出现反弹则进行调仓换股或者出清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