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风险太高了,基金只追求相对收益,契约限制很难突破" 5月29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浦项大厦私下约请数十家基金、券商、期货公司衍生品部20余位相关负责人,就股指期货推出前相关培训工作征求各方机构意见。 期指临产消息导致"5.28"尾盘涨超百点 "股指期货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各项工作基本已经就绪。"5月28日,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传导至交易市场,即刻导致期货、蓝筹概念股整体发力上涨。当日收盘,上证指数大涨超过百点,数10家期货概念股集体涨停。 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是否已经为渐行渐近的股指期货投资做好准备了呢?在5月29日的意见交流会上看来,由于机制和契约等限制,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积极性不大。 对冲锁仓?"基金经理都是基本面做多思维出身" 在会上,多位基金公司衍生品部负责人都表示所谓的股指期货培训应该异于其他投资者。 万家基金出席会议的人士指出:"证监会对于基金公司投资与股指期货相关的衍生品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只能进行简单的套保操作,具体操作策略对基金意义不大。"该人士认为基金经理更需要了解股指期货推出后对现货及香港市场所造成的反向作用,继而研判市场走势,另外ETF和将要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亦与股指期货有一定联系。"基金经理对这些方面都有非常强烈的学习要求。" 中金所相关负责人并不认同该人士观点,在她看来,"股指期货能够帮助基金经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锁仓,可以做空的基金可以不必再单方面购进股票,业绩竞争将更加激烈,不参与相关期指操作,排名很有可能会落在后面。故其有必要学习更细化的股指期货操作策略。" 但众多机构并不认同中金所相关负责人的观点。汇添富金融衍生品部负责人认同万家基金观点,他认为:"一方面证监会对于基金投资品种的限制非常严格,基金经理可操作空间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多数基金经理都是基本面研究出身,而该系别投资者买入公司股票的前提假设是该股会往上涨,而对投资标的对冲锁仓是与该假设相背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