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两市震荡拉锯,上证综指领涨各指数,而创业板指经过昨天的火爆表现后今天略有休整。最终,上证指数收于3373.95点,上涨22.50点,涨幅0.67%,成交4364.17亿元;深成指收盘11613.36点,下跌54.61点,跌幅0.47%,成交2462.53元。两市量能进一步萎缩至近7000亿的水平。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涨多跌少,其中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板块领涨,涨幅分别达到1.98%、1.69%和0.83%,而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和银行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50%、1.47%和1.37%。个股方面,两市终盘有947支上涨,345支平盘,1428支下跌,其中民生控股、洛阳玻璃)和上海电气等36支个股涨停,星河生物和准油股份2家跌停。 后市研判: 周三两市震荡拉锯,量能进一步萎缩,创业板指有所调整,而盘面热点重回改革相关板块。短期领涨板块轮动较快,股指料延续高位宽幅震荡格局。 政策面向好仍是当前行情的最大推动力因素,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提升,政策暖风有望持续。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外需波动加大、投资拉动效应减弱而国内消费市场短期难以提振,这也是政策逆经济周期的操作空间越来越窄的原因所在。在新管理层以市场化和法制化为导向,变需求调控为供给控制的新思路下,逐步放开专营、理顺价格机制和引入民营资本上升到战略高度,就这个角度看,通过资本市场来转嫁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成本的可行性不容小觑,且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也有利于化解金融资本弃实投虚、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因此市场当前偏暖的政策环境仍将延续,而国企改革、放开专营领域等自上而下推动的变革领域将是市场持续的主流热点。 资金面趋于宽松。此前市场经历了年末流动性的紧张时点,但随着年底财政存款集中下发、年初银行的放贷冲动,以及387号文后货币式基金等吸引力的下降,资金面出现回暖迹象。但后续可能的风险在于前期市场最活跃的融资买盘力量减弱,我们看到,12月中旬开始两市融资净买入额与股指出现背离走势,这也说明了当前投资者的分歧加大,后续股指走势也将进一步动荡,虽然部分业绩较好的成长股会间隙有所表现,但市场的最活跃重心料还是集中于改革相关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