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启动在即,但考虑到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已足以包含经济增速中枢下移、利率市场化等中长期负面因素以及银行不良率高企的影响,机构仍然持续看好银行股,逻辑有以下四点:
其一,存款保险费的影响,主要看对银行业利润的影响。中信证券(17.26, -0.25, -1.43%)测算,存款保险制度对上市银行年度净利润的负面冲击在1%左右;兴业证券(11.39, -0.38, -3.23%)预计,保费缴纳影响上市银行年度的净利润3%左右,当局可以通过下调营业税率至3%,将影响完全对冲掉。
其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长期有利于无风险利率的进一步下降。该项政策的建立有利于改善金融效率,最终必然进一步推进信用市场化,推动风险定价体系的完善和信用利差的扩大,有利于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降。因此对估值而言具有正面意义。
其三,存款保险政策向中小储户倾斜。对个人而言比较简单,保险上限为50万元,对中小储户有利。对大储户而言,如果有1000万,甚至1个亿怎么办呢?总体还是有倒逼作用,逼着中国亿万富翁去投资去理财。所以有人预测存款保险制度出来后会引发储蓄搬家到股市,会拉动消费。
其四,从国外经验看,存款保险制度也不一定很“保险”。国外有非常多的民营银行兼并重组,而且也可以破产倒闭。可以说,存款保险制度是把双刃剑,它可能会助推金融改革有利长期稳定发展,但也不会减少一旦金融不稳定时所带来的伤害。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走过多个年头,目前已经进入尾声,同时也进入了高风险阶段,此时应该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以降低未来可能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未来不排除银行业出现大规模的重组合并。
总体上,分析人士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降低整体金融风险,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对股市也起到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长期有利银行板块延续估值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