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北南车合并后将联手打击西门子等海外对手 《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中国最大的两个铁路设备生产商即将合并,目的是要在海外更具有竞争力。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10月28日报道,彭博通讯社引述中国高级官员的消息说,全球两最大铁路设备生产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很快就将合并。双方高管表示"在5个工作日内"就将发表声明。中国官媒也报道说,合并已成定局。合并起因是中国政府不希望双方在价格上继续互斗,而是联手打击包括西门子在内的海外对手,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报道称,由于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夏季合并打造"欧洲冠军"失败,中国此举还有一个象征意义,那就是中国有能力打造一个让中国快车全球通的"中国冠军"。 报道称,中国铁路快速追上了西方对手,其中也有德国转让技术的一份功劳。中国在门槛国家销售高速列车的同时,也向对方提供相应贷款,这一销售手段大受欢迎。就销售额而言,中国北车和南车早已把西方对手阿尔斯通、西门子、庞巴迪等甩到了后头。不过,在欧洲市场上,除了马其顿订购的六辆高速列车外,中方尚未拿到其它订单。但中方在美国的攻势十分凶猛,而美国也是西门子的重要市场。 【相关报道】 外媒:南车北车将合并 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压力大 凤凰财经综合 29日,据彭博消息,中国计划将该国最大的两家铁路车辆生产商合并,以期通过更完备、更低廉的报价赢得更多海外订单,加大了西门子、阿尔斯通和庞巴迪等竞争对手的压力。 参与此项合并交易的政府官员周二表示,国务院已经下令将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南车合二为一。这两家公司本已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铁路设备生产商,每家的中国营收占比均超过90%。 这将造就一家非常强大的全球竞争者,德国商业银行驻法兰克福的分析师Ingo-Martin Schachel表示。他对西门子的股票评级为持有。 这将促进西方企业的整合需求。 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之际,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等企业正面临本土市场紧控公共开支的问题。中国正在海外铁路项目上大举竞争,瞄准了非洲、东欧、拉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期间一直在推销该国的铁路设备、工程和建设公司,并签署了多份协议。 上周,波士顿向中国北车订购了5.67亿美元的地铁车辆,是美国首次向中国采购地铁产品。在五家竞标企业中,中国北车报价最低,只是庞巴迪报价的一半多一点。 欧洲悲剧 欧洲最大的工程公司西门子今年试图将其处境不佳的铁路业务与阿尔斯通的运输业务合并,作为收购阿尔斯通能源资产的资产置换交易的一部分, 但未能如愿。阿尔斯通转而将能源资产出售给通用电气,作为交换,将接收通用电气的铁路信号业务。 西门子的运输业务年营收大约60亿欧元(76亿美元),自2011年以来就成为西门子集团盈利的负担,因为德国铁路公司的订单延误导致了上亿欧元的费用。与之相反,阿尔斯通的运输业务则一直报告营收和利润成长。 高铁竞争 中国南车与北车合并之后的实体将拥有每年336亿美元的营收和14.4亿美元的净利润,也将在高铁产品方面挑战阿尔斯通和西门子。 中国正在扩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铁网络,以帮助维持30年来的经济高速成长。去年12月份,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赢得258列高铁车辆订单,价值443 亿元人民币(72亿美元)。中国南车既自己生产,也与庞巴迪建有合资公司。 西门子和庞巴迪的代表拒绝就中国南车与北车合并后可能的市场影响置评。记者未能立即联系到阿尔斯通寻求置评。 日本的日立等公司也在寻求海外订单,因为本国人口规模下降、对新铁路的需求萎缩。 合并细节 因未获授权对媒体谈论此事而要求不具名的中国政府官员称,南车与北车合并细节尚未敲定,中金公司正在起草合并两家公司旗下上市企业的方案。 根据它们在香港股市最后交易股价计算,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市值260亿美元。数据显示,双方截至去年底共有员工172,647人。两家公司10月27日公告称,将在五个工作日内发布重大公告。 William Blair & Co.驻纽约的分析师Nicholas Heymann在10月21日接受电话采访称,虽然欧洲的基建投入迟缓,但其他市场将会促进投资成长。 新兴市场在发展,他说。 人们热衷于南美,那是有形和现实的。 他说,印度计划在15年内投入930亿美元升级改造其基础设施。 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也可能促使西门子等公司开发新的产品、加大研发投入。 Heymann说,他9月份会见了西门子的代表,对这家德国公司展示的产品感到失望。(.参.考.消.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