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出炉一周,引发了ST公司的保壳大战。 10月17日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当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将指导交易所严格落实退市制度的规范要求,切实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 面对空前严峻的考验,逾30家站在暂停上市悬崖边的上市公司纷纷行动起来,让今年的保壳大战显得格外热闹。 *ST昌九紧急出炉保壳新方案 对于2013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来说,今年前三季度累计继续亏损的财务表现令这些公司在四季度的保壳压力陡增。而在这些公司中,*ST昌九曾因连续10跌停而闻名资本市场。 10月23日晚间,停牌的*ST昌九披露了控股股东筹划的公司最新保壳方案,囊括了政府补贴和债务重组等多重手段,这份方案的核心,旨在“拯救”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指标,并且明确了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的“底线”。 此前,*ST昌九曾公告称,“本公司于2014年10月9日晚接到控股股东江西昌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九集团)书面通知:2014年4月赣州市国资委批复同意的昌九生化保壳三项措施未能成功实施,当前时间紧迫,为避免公司被暂停上市,昌九集团将于近期研究筹划公司新的保壳方案。” 不同于一般的*ST公司,*ST昌九,曾因赣州稀土借壳的预期而成为大牛股。但在这一预期破灭后,其股价遭遇令人心惊肉跳的连续10跌停,让不少融资买入者爆仓,引发了资本市场上的第一次“两融惨案”。 在面临暂停上市风险之时,昌九集团和赣州市国资委,在停牌公告中以“时间紧迫”等词汇,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于保壳的渴望。 “其实在每年四季度,保壳都是一个主题,但是今年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原因就在于退市制度改革的推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证监会强调退市常态化的背景下,除了主动退市以外,包括连续亏损、欺诈发行等强制退市也再次被明确,交易所也进一步出台了相关细节。此外,具有央企背景的长油的退市,也显示出了监管层的决心,使得很多站在退市悬崖边的企业以及背后的股东方,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重组+出售资产保壳路上各显神通 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已经在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出现亏损的企业(剔除已经暂停上市)一共有35家,如果今年再次出现亏损的话,就将触及连续亏损三年的“红线”而被暂停上市。*ST昌九的紧急停牌,仅仅是这一次自救行动中的一个缩影。在通过主业扭亏希望渺茫的背景下,资产重组(含借壳)是ST企业保壳的一大法宝。 截至昨日连续拉出15个涨停的*ST新材,就是受益于9月30日提出的“资产出售+增发收购安迪苏营养集团100%股权”的资产重组方案,公司一位人士表示,安迪苏并表的时间暂时无法确定,但是出售相关资产及时完成的话,就能够避免今年继续亏损,然后再进一步推动收购安迪苏集团的事宜。除了*ST新材以外,*ST仪化等公司均已经提出了重组方案。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重组并购对于保壳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重组方,而且重组耗时较长,并不能立刻反映到业绩之上,所以一些企业就选择了出售资产。比如重庆钢铁近日公告,公司与长寿区开发区土储中心签署收购协议,拟将公司拥有的位于长寿区内冷轧薄板厂的土地及附属物等资产出售给土储中心,转让价格为7.20亿元。 同样的情况还有湘邮科技(600476),公司2013年亏损6196.82万元,今年前三季度亏损1167.65万元,滑入保壳的边缘。公司近日公告,通过湖南省联交所以4.31元/股的价格将持有长沙银行1000万股,转让给友阿股份(002277),该笔股权转让为公司带来3900万元的收益,2014年公司账面盈利似乎已经提前实现。不过,虽解燃眉之急,长远看将盈利能力良好的长沙银行转让,难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而2013年亏损2.4亿元的中国嘉陵(600877)对于2014年业绩则谋划更早,公司今年二季度就已经开始筹谋设备工装类资产处置事项,公司近日公告,截至今年10月16日,公司处置迁建闲置设备累计交易金额共计1654.5万元,交易款项已全额收到。公司今年中期亏损2753.97万元,资产处置显然有助于改善全年业绩。 证监会表态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保护投资者权益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发布后,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将退市制度执行到位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一周后,证监会亦对此作出了回应。 昨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在退市制度实施过程中,将从以下几方面来保护投资者权益:一是强化信息披露的风险提示;主动退市、强制退市在定期报告中对退市风险进行评估,强化投资意识,谨慎投资相关股票。二是设置退市整理期间;公司退市前给投资者以选择机会。三是限制相关主题减持股票的措施。有以上措施保障,投资者加强投资风险意识,将对投资者保护工作起一定的作用。 在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到位方面,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将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工作:一是证券交易所已同步发布上市规则及上市公司重新上市办法,将意见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规则;二是提高稽查执法水平,加强调查审理工作的配合,确保实施清楚、证据充分,加大行刑衔接力度;三是严格执行退市意见及交易所规则,交易所作为退市实施主体,将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退市公司出现一家、退市一家。 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昨日发布 昨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资产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收购管理办法。 张晓军表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资产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收购管理办法,以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管制为理念,简化并购重组的行政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主要内容有:一是取消不构成借壳上市的出售行为的审批,以及要约收购的审批;二是完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机制;三是完善借壳上市的定义,执行与IPO等同的要求,并强调创业板企业不可借壳上市;四是丰富并购重组的支付工具;五是放松了非关联第三方买卖股份的门槛限制;六是明确财务顾问责任;七是分道制的审核。 重组概念股或上演最后疯狂 尽管本周A股市场一直处于调整之中,但最近几日重组概念股(尤其是ST个股)总有个股冒尖。比如截至24日,*ST新材已经连续15个涨停,*ST贤成此前也有连续10个涨停板记录。此外,本周ST宏盛、*ST三鑫也表现强劲。 上海一私募人士表示,重组题材一直是市场炒作的热点。加之退市新规将在下月生效,对于ST板块来讲,有压力也有机会。要想避免退市,上市公司肯定会想尽办法保住壳资源,个股连续2年亏损且今年中报继续亏损,退市风险加大,但随着新规的推进,这类公司重组的进度将加快,重组成功又将刺激股价。“未来ST板块整体走势会呈现分化的态势。一些业绩预增、有望扭亏“摘帽”或者重组前景明朗的ST公司会吸引资金的关注。” 目前来看,受益于重组,*ST贤成和*ST新材近期表现较强。其中,蓝星集团重组的*ST新材,*ST贤成重组变身沪深两市第一只虫草股。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有30家ST公司公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三季报显示,*ST凤凰、*ST天威、ST金泰、*ST新业、*ST中富、*ST普林、*ST三维、*ST民和、*ST海化、*ST常铝、*ST派神、*ST新民等12家公司预计三季度业绩实现扭亏。此外,*ST大荒、*ST合泰、*ST广夏等3家公司预计三季度业绩大幅度增长,有望摘帽。其中*ST广夏在2010年暂停上市。一边改善业绩,一边也会抓住机会搏重组。目前,*ST昌九、*ST新民、*ST新材、*ST明科、*ST霞客等数十家ST公司确定了重组方案或者正处于停牌筹划重组。另外,大股东变更或具有资产注入预期的*ST成城、*ST景谷,后市同样值得关注。 分析人士同时指出,ST股有机会但也需要注意风险,规避纯题材炒作赌重组的悲剧。 .浙.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