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财经焦点 查看内容

电力改革12年进展不大 三家电网拆分成本轮目标

2014-10-26 12:03|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374| 评论: 0

摘要:   今年6月份,高层要求国家发改委在今年底拿出改革方案。新一轮的电力改革已箭在弦上,各方博弈空前激烈。自2002年,“五号文”下发以来,电力改革已经进行了12年,解决了哪些问题?又遗留了哪些问题呢?这轮改革 ...

  南都:这轮改革围绕着的主要问题,就是怎么分拆现有垄断性的三大电网公司?
  林伯强:是的,改革是必然趋势。目前国家三大电网是改革对象,改革“刀子”就是冲着电网去的。但既然是“拆”,首先就要考虑清楚为什么去“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但怎么做才能提高效率?西方国家的模式是不是适合当前宏观条件约束下的中国,还是中国当前的做法比西方的模式还有效率?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拆分了就更有效率了,这个应该不确定,这是理论上的说法。在电价政府管制,电力企业国有,准入规划审批的条件下,拆分了就一定更有效率吗?这个还要做更仔细的研究和试点。改革是有成本的,要确认如何去“拆”,改革收益一定要大于成本。
  二是当前的这种模式对消费者造成了多大的危害,这个也要认真评估。讲到国家电网,就是全国性垄断问题。一般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垄断的好处就是垄断可以定高于竞争的价格,并以较差的商品和服务质量获得垄断超额利润。但中国的情况是国家电网不能自主定价的,是由政府定价。所以只垄断不定价。再说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国家三大电网目前提供的服务应该是一流的,与发达国家比,也不差。
  三是如何来衡量改革的收益?标准是什么?从民众的角度看,就是两个,一是价格更低,二是服务更好。改革后民众所获得的电力服务能否超过当前的,我看不容易。由于电价仍是政府定的,怎么跌?现在的电价是政府交差补贴的,是拿工业用电的高价来补贴居民用电,拿财政收入补贴发电企业或居民用电。改革后,如果完全按竞争模式,用电价格会不会上升?也就是说,在目前政府价格管制的局限下,可能很难度量改革的成效。若改革后,居民用电的价格反而上升,民众能认为改革是成功的吗?
  南都:改革的目标不是让民众满意,居民用电电价更低,而是冲着效率,冲着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去的。
  林伯强:在居民眼中,衡量效率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就是电价更低,和服务要更好,不是吗?
  改革还是要先试点
  南都:这是一种“民粹”的想法。解除了价格管制,市场自由定价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价格就低。但你谈到一点,现在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分拆三大电网,在配售环节引入竞争,其实这对整个的电力体制而言,只是一个技术性的改革,真正关键的改革其实是价格和准入管制。
  林伯强:若从2002年算起,电力改革12年了,大环境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但电力行业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国企垄断为政府控制电价提供了可能性,而电价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应当看到,短期内政府还很难放弃对电价的控制。因此,对于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然而电价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点。如果政府选择暂时回避电价改革,那么在电力产业链的改革,唯一能做的就是技术性的,在销售环节的拆分。没有电价改革,很难进行有效的电力体制改革。前一阶段的电力改革在现实推行中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电价改革没有跟上。
  南都:这轮改革的思路其实还是在回避这个关键问题。
  林伯强:是的。所以谈这轮改革,只能把电由政府管制定价作为一个既有的约束来考虑。若政府要放开定价,这就不是国家电网层次,而是更高层次的改革了。电价改革比较困难,这里要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若市场自由定价,以前煤炭这些电能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电价是要跟着上调的,民众愿意吗?不会引来不明真相的媒体口诛笔伐吗?
  南都:市场经济就是要让供需来决定价格,这样价格信号的传递才能优化配置资源。退一步说,若现在居民用电价低是政府补贴的,那“补贴”来自于何处,还不是来自民众,羊毛出在羊身上?
  林伯强:两年前,发电企业亏损发电,补贴也是来自于财政,最终来自于民众。但这是间接的,财政补贴,民众感受不到,就认为与己无关。若市场自由定价,电价提高了,民众的感受是直接的,这带来的感受就不同了。
  若市场自由定价的话,电价涨上去了,政府再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补贴,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现在采用财政补贴和交叉补贴,效率很低,也不公平。现在政府定的电价较低,等于富人享有的补贴更多,因为他们用电用得更多。另外,因有规模经济的存在,用电大户,尤其是工业企业,应该享有更低的电价,但现在的高价,对它们是不公平的,这些都是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这些好处显而易见。但现在采用这种价格管制,财政补贴和交叉补贴的方式,一是民众不大容易说服,自由定价恐引发不满和动荡。二是这么做政府省事,自由定价后政府做的工作可能要多一些。
  南都:在自由准入,取消审批方面,现在能否做一些改革?
  林伯强:小的基本放开了,但大的发电项目的话,现在还是要政府审批。政府实际上很难清楚市场的需求平衡点在哪里,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些地区电力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又产能过剩。比如今年经济形势很差,审批部门可能就根据今年的需求下调规划的产能,但若明年经济形势好转,电能需求上升呢?
  国有的电力企业,对投资的考量和电价的变化可能也没有民营企业那么敏感,因为后者的真金白银是来自于自己,花钱会谨慎节省很多。中国当前的产业大幅度过剩,是与政府的审批和电力企业国有是关系的。
  现在在电力行业提出“混合所有制”的产权改革,我看比较困难。因为大环境不同了,民营企业在能源领域的能力太弱了。要是在10年前放开,中国民营的能源公司可能会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成长,出现数家大型的民营能源公司,但现在找不到几家像样的。引入民营而又不让其控股的话,民营企业家是不大感兴趣的。实际上,国有能源企业,单就资本的收益率来说,是很低的,包括中石油、中石化这类巨无霸。像国家电网的收益率,很少超过4%,南方电网可能好一点。30%式的混合一起赚钱,民营真的有兴趣?
  南都:在当前的“拆分”改革中,应注意或者说需要强调什么?
  林伯强:试点,改革势在必行,但这轮改革还是要做些试点。先把我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厘清,不要急于做全国性统一改革,而是选一些典型地区做试验,避免改革支付一些意想不到的、灾难性的、全局性成本。二是在试点过程中,也不要几个试点一刀切。中国地域范围大,各个地方的局限条件可能不同,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尝试。错了总结经验,对了再逐步推广。□ 陈建利  南方都市报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15 11:47 , Processed in 0.0402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