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8个月来首次正回购 吸收300亿流动性
据交易员透露,在19日(周二)上午的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意外重启正回购操作,与一级交易商开展了300亿元的28天期正回购操作,未开展任何逆回购操作。 尽管央行周初仅开展28天与91天正回购询量,未开展逆回购询量,已为今日重启正回购埋下伏笔,但此举依旧有些超乎预期。原因在于春节前最后一周央行于公开市场开展的两笔共86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将于本周二、周四相继到期,同时,本周无央票或正回购到期,若再开展正回购操作,则单周资金净回笼规模将接近甚至超过9000亿元,将创下历史新高。而此前市场机构多认为,央行将在节后首周滚动开展逆回购操作,以缓冲逆回购集中到期的影响。 市场人士分析,在巨量逆回购到期的背景下,央行重启正回购操作,应视为银行体系流动性超预期充裕的反映,而并非央行有意重新将资金面推至紧张状态。从节后三个交易日货币市场资金价格走势来看,巨额资金回笼压力并未阻碍资金面的自我改善进程。节后首个交易日(16日),主流资金利率便回落至节前最低水平附近。18日,尽管市场传出逆回购或暂时缺席的消息,中短期资金利率依旧稳中有降,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持平于2.92%。19日开盘,7天回购利率依旧稳定在2.90%一线,显示市场流动性预期平稳且相对乐观。 某大行债券分析师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历来有“节前投放、节后回笼”传统,在节后市场资金面迅速恢复宽松的背景下,央行暂停逆回购操作乃至重启正回购,可保持资金面处于相对宽松的合意状态。去年春节后首个交易周,央行就未开展任何资金投放操作。而节后资金面快速好转的原因主要在于现金回流银行体系的确定性支撑,2月外汇占款很可能延续正增长、SLO工具稳定机构流动性预期也给资金面带来正面支持。考虑到央行着手回收流动性,资金面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已经不大。(.中.国.证.券.报 .张.勤.峰) 央行近8个月来首次正回购 本周净回笼或超8900亿 据一大行交易员向网易财经透露,今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展开300亿元正回购操作,期限为28天,一举打破央行自去年6月底以来近8个月连续通过逆回购注入流动性的常规。 消息人士称,央行周一对一级交易商开展了28天及91天正回购操作询量,未开展逆回购操作询量。据wind数据显示,本周(2月18日-2月22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有8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2月19日将有4500亿元逆回购到期,2月21日将有4100亿元到期。逆回购到期规模为公开市场操作历史上单周最高水平。 而今日300亿正回购操作,使得今日公开市场上资金净回笼为4800亿元,由于本周央行将不会开展任何逆回购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将净回笼资金8900亿元甚至更多,创历史新高。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向网易财经表示,一月外汇占款比较高,预计将达到6000多亿元,逆回购暂停加之正回购量不大,并不会对市场造成扰动,由于目前通货膨胀比市场预期要高,因此资金面不会大幅度放松,暂无降准降息的概率。 他指出,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是意在维持市场资金面松紧适度的态势,而利率也会保持在3%的中轴上下浮动。市场人士认为,从春节后三个交易日的市场表现来看,目前资金面仍较为宽松,随着节前大规模走款在节后陆续回流银行体系,即使暂停逆回购输血和8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对于银行间市场的冲击也有限,预计资金面平稳运行局势仍可持续。 国泰君安研报也指出,春节后,资金宽松仍可持续。主要原因是节前大规模现金需求在节后均将回流银行体系,因此本周8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对于市场冲击有限,预计资金面平稳运行局势仍可持续。 昨日,周一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中,短期品种全线走低,隔夜利率跌至近9个月来的低位,节前资金面紧张态势显著缓解。隔夜利率下跌3.3个基点,报1.866%;7天利率下跌5.74个基点,报2.9286%;14天利率下跌15.4个基点,报2.779%;1个月期利率下跌8.5个基点,报3.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