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创下20年最佳开局 预示经济复苏加速
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在今年1月份创下了近20年以来的最佳开局,如果历史数据可靠,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复苏有望加速。 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涵盖24个国家股票市场的MSCI世界指数上涨了5%,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股票市场在近期的走强,得到了多重利好因素的支持,其中包括个人投资者将大量存款投向共同基金、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连续11个季度增长、欧洲及中国中央银行继续维持低利率水平等。 根据彭博社的统计数据,在上两次全球股市在1月份实现5%或者更高的涨幅时,全球经济均实现了良好的增长。根据经济学家的预计,全球经济在2013年的增幅将为2.4%。(上证) 全球议息潮 想说退出不容易 继印度央行、美联储之后,本周全球多家央行又将先后密集议息。业界普遍预期,澳大利亚、欧元区和英国央行本周都将宣布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或资产收购规模不变。 尽管近期全球经济看似出现改善,但复苏的不稳定以及若隐若现的“货币战争”硝烟,正在给央行下一步的货币政策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分析人士称,即便一些央行有意前瞻性地开始考虑退出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要作出这样的决定也绝非易事。⊙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毛明江 种种迹象显示,货币宽松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 澳大利亚今年或再降息 5日,澳大利亚央行将率先启动例行议息会议。多数市场人士都预计,这周央行将暂时按兵不动。 彭博对28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包括高盛和摩根大通等大行在内的24家机构的经济学家都预计,澳大利亚央行5日将维持利率不变。另有4位预计央行会降息。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近期澳大利亚最大的“关联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好转,且大宗商品价格回暖,这些都帮助降低了澳大利亚继续降息的紧迫性。 澳大利亚上次降息是在去年12月,当时央行宣布降息25基点,将基准利率拉回半个世纪以来最低的3%。但即便如此,澳大利亚仍是发达经济体中利率最高的一个。 有意思的是,市场上对于澳大利亚今年维持宽松基调的预期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得到强化。基于隔夜借贷成本的衍生品合约显示,澳大利亚央行有85%的可能性会维持利率在历史低位,高于年初时的42%。而很多分析师都预计,澳大利亚央行今年可能会不止一次降息。 近期的一些数据为央行继续降息提供了依据。澳大利亚上季度核心CPI仅增0.2%,而上个月新增就业意外下降。从国库部长斯万到总理吉拉德在内的政府高层都明确表示,央行理应再度降息。 欧元强势考验德拉吉 促使澳大利亚央行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的另一动因,来自汇率,特别是在当前日美继续推行量化宽松、全球“货币战争”硝烟弥漫的特定时期。 周一,澳元对日元在四年高点附近徘徊,对美元也维持坚挺。出于保护出口竞争力的考虑,吉拉德领衔的政府持续向央行施压要求降息,以阻止本币过快上涨。 在澳大利亚之前,同样面临本币上涨问题的印度央行上周已率先动手,宣布了9个月来的首次降息。 同样的麻烦也困扰着德拉吉领导的欧洲央行。北京时间周四晚,欧洲央行将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英国央行的议息决定也将在当晚出炉。汤森路透对分析师的调查显示,按兵不动是多数业内人士对上述两家央行的普遍预期。 最近一段时间,欧元区金融局势持续改善。欧洲股市连续大涨,国债收益率骤降,欧洲的银行则抢着提前偿还从欧洲央行借入的短期低息贷款,而这也被视为欧洲央行可能率先启动变相退出的信号。 不过,不断走强的欧元可能打乱央行的步调。上周五,欧元对美元一度升至1.3711,创下14个月新高。强势欧元已招致法国等国的抱怨,德国则指责日本鼓励日元走软。 英国新行长听证引关注 高盛预计,今年欧元区的利率将维持不变,尽管该行认为欧洲央行出于遏制欧元升值而降息还有些时日,但也承认存在继续降息的风险。IMF总裁拉加德近日则表示,欧洲央行应保持或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在英国,央行所面临的情况与欧元区略有不同,更大的麻烦在于疲软的经济而非强货币。最新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英国经济重陷萎缩,如果本季度经济继续下滑,英国可能尴尬地陷入“三度衰退”。 即将在今年7月上任的英国央行新行长卡尼上月在达沃斯论坛期间表示,他上任后将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并且为了支持经济,央行能够容忍中长期内通胀率上升。 本周四,也就是英国央行公布议息结果当天,卡尼将在英国议会做证。他的讲话将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麦格理银行预计,考虑到衰退威胁,英国央行在2018年之前可能都不需要考虑收紧政策。近期进行的汤森路透调查显示,英国央行仍有40%的可能性加大资产收购规模,且当前的历史低利率至少会持续到2014年中期。(上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