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两市解禁市值约221亿 为年内偏低水平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安排,上周两市将有16家公司共计36.83亿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约221亿元。 据新华社报道,西南证券(600369)统计,上周两市解禁的36.83亿限售股中,沪市有32.21亿股,深市4.63亿股;以1月25日收盘价为标准计算的市值为221.84亿元,其中,沪市7家公司为137.19亿元,深市9家公司为84.65亿元。 西南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张刚说,上周两市解禁股数量为上周2倍多,解禁市值增加约0.69%,目前计算为年内偏低水平。 沪市7家公司中,中国西电(601179)在1月28日将有28.90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是上周沪市解禁股数最多的公司,按照1月25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为104.33亿元,为沪市解禁市值最大公司,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是三一重工(600031)和赤天化(600227),解禁市值分别为24.86亿元和6.30亿元。 深市9公司中,海宁皮城(002344)将于1月28日解禁,解禁数量1.85亿股,是深市周内解禁股数最多的公司,按照1月25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为49.72亿元;解禁市值排第二、三名的公司是光迅科技(002281)和巨力索具(002342),解禁市值分别为13.90亿元、6.55亿元。 统计显示,上周解禁的16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限售股在1月28日解禁,合计解禁市值196.45亿元,占到全周解禁市值的88.56%,解禁压力极为集中。(.证.券.日.报) QFII或借大宗交易吸筹 中信总部席位买ETF超5亿 中信证券总部席位上周在大宗交易市场频频动作,交易标的是沪深300ETF基金,短短三个交易日内其接盘资金规模已超过5亿元。在大盘缩量震荡面临方向性选择的当口,其席位动向值得关注。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1月23日至1月25日期间,中信证券总部席位(非营业场所)分别从其"兄弟席位"包括中信证券南京高楼门营业部、中信证券(浙江)杭州延安路营业部分4笔交易买入沪深300ETF基金,累计1.99亿份,耗资约5.1亿元。四笔交易的价格基本相当,规模最大的三笔交易的价格均为2.6元/份,与其二级市场的收盘价格基本持平,另有一笔单价为2.65元,高出当天市价3%。 与此同时,海通证券国际部也在上周A股高台跳水时再度通过沪市大宗交易系统买入数十只蓝筹股,动用资金近2.7亿元。此外,机构专用席位亦交投踊跃,上周以市价买入万科A、五粮液、平安银行等多只权重股。 在经历持续1个多月的估值修复性反弹行情后,上周大盘从前期的逼空式行情转入震荡调整,周五沪市的成交规模更是从前期的千亿以上退缩至800亿附近。盘面震荡及成交量的迅速萎缩意味着大盘行至关键路口,而中信席位在这一时点出手也引发了市场猜想。 有市场人士认为,中信的QFII客户较多,上述交易很可能仅是某家QFII正在移仓。因为根据相关规定,QFII可以分别在上海、深圳交易所委托三家境内证券公司进行证券交易。 但也有基金交易人士认为,不排除QFII借道大宗交易平台吸筹的可能性,因QFII建仓对买入价格有严格规定,通过大宗平台或集合竞价阶段集中买入,可避免造成股价大幅波动。 上周,沪深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