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330公司发布减持公告 创业板压力最大(附股)
近期,在大盘回暖、年报行情延续的背景下,数百家公司集体上演了“疯狂减持秀”。梳理这些减持案例可发现几大特点,一是高管辞职现象增多,或为减持准备;二是近90%的减持来自中小板与创业板;三是减持之前往往释放高送转等“利好”刺激股价。 据上统计,自去年12月1日至今,两市共有超过33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涉及高管人数高达660人,涉及股东家数高达111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2月份以来,与减持公告一样开始频繁与投资者见面的是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公告。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按常理,多数高管辞职应是为了规避减持套现限制,未雨绸缪谋划减持。 而在300多家近期发生了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里,近九成为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此乃这波“疯狂减持秀”的最大特点;其中又以创业板首发股份解禁最引市场关注。(中.国.网) 首批创业板公司新年猛减持 新年伊始,随着A股市场持续回暖,上市公司股东及高管的减持热情再度升温,创业板公司又如以往成为了被减持的重灾区。而该来的总是会来!早在去年10月底已解禁全流通的首批创业板公司,因大部分承诺的追加限售期已到,也加入到了减持大军之中。 8家公司减持1.7亿元 去年10月30日,首批创业板公司迎来了最后一批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为了降低解禁潮的负面冲击,不少股东给出了“年内不减持”的承诺。而如今,绝大部分的承诺期限已经到期。 深交所公开信息显示,进入2013年以来,短短半个月时间,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就有8家公司遭到了公司股东或高管的减持,包括上海佳豪、华星创业、红日药业、安科生物、机器人、银江股份、宝德股份和北陆药业等,涉及总成交金额近1.73亿元。 其中,上海佳豪被抛弃得最为无情,不仅大宗交易平台上被卖出了1000万股,套现6820万元,且监事朱春华通过竞价交易一举卖出了今年可以减持的数量上限,套现130万元。 此前曾有承诺“2012年内不减持”的银江股份、安科生物、北陆药业等自新年一开市也开始了减持之举,或通过大宗交易或通过竞价交易,均有两笔以上的减持。 全流通后套现逾7亿元 进入2013年,A股市场大小非套现的洪峰来得不是一般的凶猛,而创业板公司依然是被减持的主要对象。 大部分首批创业板公司延时期限的到来加重了该板块减持压力。据数据统计,截至1月18日,自去年10月30日以来,首批创业板公司共现身大宗交易45次,累计成交4500多万股,成交金额高达6.3亿元,且均以折价成交。 而除大宗交易外,首批创业板公司股东通过集合竞价减持的意愿也较为强烈,几乎都是公司高管在疯狂套现。去年10月30日以来,首批创业板公司已有过半发布了减持公告,扣除大宗交易,这些高管股东累计在二级市场套现过亿元。若加上大宗交易减持的6亿多元,首批创业板公司股东全流通后套现金额已超过7亿元。 套现洪峰将打击创业板 去年10月底,因首批创业板公司全流通的套现压力,创业板曾一度遭到全盘打击,连续多日大跌。就此,海通证券分析师王伟认为,新年伊始,创业板减持潮就汹涌而来,很可能对市场的投资热情构成负面影响,后市存在下行调整风险。 数据显示,1月是2013年创业板解禁市值最高的月份,共有20家公司股份解禁,占A股限售股解禁公司59家的33.9%。而后续还会有越来越多上市满三年的创业板公司达到全流通的时间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减持数据中,基本没有实际控制人原始股套现,而如果这部分解禁股一旦“开闸”减持,市场恐慌情绪料将加重。 “对于创业板的大小非减持,投资者可以将其作为检验公司价值的试金石。”银河证券投顾王炯说。(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