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正式登场新三板诞生 15股喷薄而出 突破股东人数200上限 "新三板"是全国性场外市场的俗称,而这一市场也已经有了具体的承载平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据报道,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新三板从2006年开始在中关村 科技园区进行试点,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扩大试点,新增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地的国家级科技园区。 由于各种原因,新三板的发展并不快。挂牌公司规模偏小、交易不活跃、融资功能不强是主要问题。但即便如此,一些质量较好的公司仍然实现了多次成功的定向募集。比如第一批挂牌的北京时代(430003)自2007年以来先后三次定向募集1.5亿元。据推荐北京时代的国泰君安代办股份业务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的募集市盈率曾经达到过20倍。 "根据政策规定,新三板只能非公开募集,这很考验券商的销售能力。"上述负责人说。 中小投资者不能参与,也抑制了挂牌企业的圈钱冲动。扩容后的新三板虽然重新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但仍将设立一个相当高的门槛。 明年1月1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办法》生效后,这个市场迎来制度性的重构--允许挂牌企业的股东人数超过200人;同时在执行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基础上,个人投资者将重新进入新三板市场。 "未来的新三板不会是中关村试点时期的模样。"一位从"老三板"时期就参与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的券商人士对本报表示。 北京和武汉等地已经开始有针对新三板的PE基金出现。投资界人士对本报称,200人的突破至为关键。 一位外资投行下属的人民币PE基金人士对本报表示,由于所有制改革的历史原因,社会上有大量的股份公司股东人数超过200人。按照目前的监管法规,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就是公众公司,必须得到中国证监会的审核批准。但是《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办法》生效后,这些公司将可以备案,并且申请到新三板挂牌。 先知先觉的PE已经盯上了新三板突破200人的巨大机会--这些历史上遗留的处在灰色地带的公司将得以进入资本市场,而目前它们普遍估值较低。 转板机会 无论是拟IPO企业转到新三板挂牌,还是已有的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企业进入新三板,转板机制都是一个悬在眼前的胡萝卜。 据报道,目前已经有久其软件(002279)、北陆药业(300016)等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上市。另外有5家企业拟IPO,11家企业已经处在IPO审核阶段。 上述新三板负责人对本报表示,市场理解的转板如果是"上市绿色通道"或者"特殊安排"并不准确;他本人更愿意将其概括为一种衔接机制。 首先证监会对场内的上市公司和场外的挂牌公司,在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监管要求是一致的。但是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上市要求各有不同。未来证监会的IPO审核将把重点放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上,弱化价值判断,而上市要求则交给交易所把握。在这个基础上,一个企业到哪个市场上市或者挂牌,需要看它能够达到哪个市场的要求,以及这个市场是否适合它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