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巨大的财务困境让无锡尚德辗转在破产边缘,之前一度有消息说,无锡政府希望上市公司尚德电力破产,然后由政府来主导和重组核心资产无锡尚德,使之国有化,而施正荣则想把无锡尚德破产,使得上市公司变成一个轻资产的公司。而据知情者透露,时至今日双方的意见仍未能达成,依旧处于胶着暗战状态。 与无锡尚德殊路同归的还有赛维LDK,该公司董事长彭小峰曾超越了施正荣,成为2007年中国新能源首富,但如今这家昔日巨头的股价已从2008年的40多美元/股跌至目前的1.27美元/股,市值缩水90%以上,负债总额为248.93亿元人民币,已濒临破产。 此时,出手相救的仍是地方政府。10月中旬,由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控股40%股权的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收购赛维19.9%的股份,这也被外界看成是赛维国有化的开始,不过据一位赛维人士透露,这次入股之后目前还没有资金注入,该公司困境依然,“照目前这个形势下去,2013年将更为艰难。” 仍未到谷底 一位光伏企业的高管对记者表示,2012年还未到光伏产业的谷底,到了2013年,随着欧洲双反的尘埃落定,这至少会让很多企业减少一半的出货量,到那时,才是灭顶之灾的开始,“很多企业破产、重组,行业大洗牌已经不可避免。” 凯雷投资美国总部一位管理层则对记者表示,目前而言,在美国的中国光伏企业的股票已经基本被美国的投资者抛弃,已经失去了融资功能,很多成为垃圾股,诸如尚德、赛维的股票已经长时间在1美元上下浮动,若在1美元以下超过半年时间则将被强行退市。“地方政府的救助只能适得其反,到了这个境地还没有一家企业破产,美国投资者们根本不敢买中国光伏企业的股票。” 一位光伏企业人士表示,地方政府之所以大力扶持频临破产的企业,一方面是因为牵扯到数万人的就业问题,涉及社会稳定,而另一方面则因为政绩因素,“很多地方政府领导人不希望一个曾经的巨头在自己的任期内破产死亡,即便维持半死不活的状态也要多坚持些时日。” 不过江西省政府一位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如果让几家龙头企业破产,将引发连锁反应,按照目前这个糟糕的财务状况,一线的企业可能无一幸免,届时,中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光伏产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市场将全部让给外资。 “目前政府的想法是希望银行对企业的债务问题给予一定的缓冲期,同时国家能出台一些补贴和扶持政策,而一些龙头企业也需要消减产能和瘦身,以及剥离部分不良资产,以此多方努力来走出困局。”上述人士说。 此前业界有消息说,国开行曾圈定了重点确保授信额度的“六大六小”企业名单,“六大”即赛维LDK、中能、尚德电力、英利、天合光能和晶澳,“六小”是阿特斯、晶科、阳光电源、中电光伏、新奥和昱辉阳光。 一位国开行地方分行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这套方案尚在讨论之中,还未最终定型,“不过,国开行一直认为光伏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行业,对该行业了解也比较深,在光伏行业诞生之初就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在困难的时候更会继续支持,与普通商业银行不一样的是,国开行有扶植国家新兴战略行业的职能,也更看重长远的投资和收益。” 据记者了解,在入选的名单中,众多公司均与国开行有过合作,其中,赛维LDK曾获得国开行授信额度为600亿元人民币,尚德为500亿元人民币,英利为360亿元人民币,天合光能为300亿元人民币,晶澳为300亿元人民币。 不过在国开行之外,其他商业银行已基本关闭了对光伏企业的贷款融资渠道,一位上海某商业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两三年前,银行争先恐后地对光伏企业放贷,而今则是只要和光伏产业沾边的基本都不许贷款,此前,上海农商行就因为一笔1亿元的逾期贷款将赛维LDK告上了法庭。 一位江苏光伏企业高管则向记者表示,如今投资者对光伏产业持续看空,已很难有大量资本进入,借助外部力量脱困已经不可能。目前光伏企业只能自救,一方面,尚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之间可互相并购和重组,精简业务,缩减产能,而负债沉重的企业则可选择破产,中国一线龙头企业维持在五六家左右为宜;另一方面,在面对欧美的双反时,国内的企业需把销售重点放到国内市场。“2013年将是光伏产业洗牌重生的一年,谁都有可能倒下。” (.中.国.经.营.报 .叶.文.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