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货新年首现涨停 郑商所玻璃期货2013年首个交易日强势涨停,主力1305合约现涨5.01%,报1425元,创上市以来新高,同时也是玻璃期货上市以来首次出现涨停。 玻璃期货2012年12月3日上市,主力合约一度在12月13日创下1282元的历史新低,随后一路反弹。 玻璃概念股:金刚玻璃、洛阳玻璃、旗滨集团、南玻、金晶科技 玻璃2013年将进入上行轨道 2013年平板玻璃有望延续去年上半年的触底回升走势,进入一个上行周期,全年价格在1400-2000元/吨之间运行。 截至到2012年12月28日,玻璃期货正式挂牌交易了20个交易日。上市第一周虽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反弹价位未及首日跌幅一半。第二周现货报价疲弱,投资者受此影响大量抛盘,价格一路暴跌,日内最深触及跌停板,收盘有所拉高。随后因股指期货反弹带动价格触底后开始大幅反弹。虽然玻璃期货价格至今仍未反弹到挂牌价格,但展望新的年度,业内人士认为玻璃价格重心将会有所抬升。 玻璃期货为产业链带来机会 玻璃期货上市以来,其小合约设计吸引了大量投机资金入场,成交量屡创新高,不断在活跃性上超越郑商所的原有品种。同时,玻璃期货也为产业链带来机会,那些在期货市场上走在前面的玻璃生产厂商、经销商以及其他产业链成员将获得额外的竞争优势,玻璃期货的上市或会改变玻璃产业的原有格局。 处在行业供给端的玻璃生产厂商可以通过"期货+厂库"模式,卖出保值,规避企业在库、在途及销售过程中的风险。玻璃的生产是刚性的,基本上不会停工,因为停工的成本很高,所以房地产、汽车等下游产业的发展紧密关联玻璃的销售状况。另外,在当前的玻璃市场中,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凭借自己的实力市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为了避免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带来的损失,大多数企业都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即将本企业某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上,利用这样的价格来获得平均报酬。因此,在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因下游产业景气程度而发生的价格大幅波动对玻璃生产厂商伤害非常大。玻璃期货拟采用全厂库交割方式。相对于其他交割方式,厂库交割具有成本低、便于满足买方需求、交割风险较小等优势,正好符合了平板玻璃需求个性化、仓储不足、不便于运输等特点。玻璃期货和现货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管理库存,调整销售定价模式。面对高库存,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厂库"的模式,价格临近或刚开始下跌时,在期货市场上做卖出保值,规避价格风险。 处在行业需求端的玻璃加工企业与经销商可以通过买入保值规避采购风险并进行库存管理。玻璃加工企业与经销商通过玻璃期货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库存管理。玻璃加工企业可以通过玻璃期货构建虚拟库存,不需要在现货市场提前买入现货锁定成本,可以直接通过买入期货进行买入套保来锁定最终成本,即减少了自身库存,又减少了资金的占用成本。进一步,玻璃贸易商也可以利用玻璃期货,采取玻璃企业申请注册仓单并向客户交割仓单的模式,减少库存并实现稳定的盈利。在这种贸易模式下,贸易商可以没有库存,客户要货时可以直接用仓单支付,贸易商在交易过程中不承担价格变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