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大宗交易周五扫货蓝筹 最爱金融地产
12月份以来,市场热度不断提高,QFII资金也不甘落后,昨日继续买入蓝筹股,其主要配置偏向金融和地产板块。 昨日,知名QFII交易席位海通证券国际部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仅28日一日形成29笔交易,成交2589万股,成交金额为2.23亿元。其主要交易标的为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太保、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保利地产等个股,以银行股为主。其中买入额度较大的为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共有7笔交易超过千万元,中国平安最大一笔成交2171.5万元。 被认为是QFII集中营的海通证券国际部昨日多笔交易现身大宗交易平台,且在大盘连续上行的情况下,银行、地产等权重股被重点买入,显示出QFII对后市的看好。 随着今年以来监管层加快境外资金入市进度,境外资金力量也不断壮大。此前,海富通基金总裁田仁灿曾指出,现在QFII占A股市场的比重还不到1%,而整个亚太区各个市场的平均值大概在35%,从这个意义上讲A股市场的开放程度还不够,希望有更多的QFII参与投资A股市场。随着QFII额度的不断扩大,其自2000点以来的抄底之声一直被市场传播。 有分析人士指出,QFII资金之所以抄底买入银行股,是因为其对银行业后市的看好。11月底至今,A股银行板块单边上涨,较乐观的机构分析认为,目前来看,银行股仍还没有涨完,A股银行仍有绝对收益空间。在经济见底预期不断强化的环境下,每一次坏账事件所带来的股价调整都是加仓机会。(.上.证) 险资明年行情判断现分歧 调仓换股还是控制仓位 面对提前启动的春季行情,一直谨慎观望的险资也开始"躁动"起来。 在券商年度策略会高调登场的烘托下,保险资金在市场的一举一动更显神秘。记者了解到,12月初以来的反弹,令一部分保险投资机构修正了对后市的悲观预判,并很快选择了加仓的实际行动,同时多家保险资管公司近期也在密集进行调研,为明年的投资做准备。 不过,此次险资年底抢筹的步调并不一致,整个保险业管理层对股市的谨慎态度仍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多数险资还是表示明年不会上调权益类投资占比。 闻风而动 今年以来,A股市场似乎已经习惯了保险资金的"用脚投票",甚至此前有人认为年底前砸跌大盘的或许又是保险机构。 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人保、太保的股市持仓都不到资产的10%,新华保险占7%,平安保险大约12%。 但随着上证综指12月4日跌至1949.46点之后一路上行,连续逼空行情令市场情绪变得乐观,致使不少看空派纷纷转向看多行列。 "其实A股市场的春季行情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市场对此也有预期,不过这一轮上涨在于经济基本面好转与改革预期相结合,反弹力度和时间的确超出预期。"保险公司投资人士李婷对记者坦言。 这一波放量反弹并没有令所有险资踏空。一位投连险账户基金经理就表示,在反弹前,他们就参与了部分场内ETF操作,仓位有所上升,而当时也认为12月可能会有一些政策推动的结构性的反弹机会。 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11月保险资金投资实现4.28万亿元,环比增加527亿元。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债网数据,今年11月,保险公司大幅减持了1473亿元债券,减仓量远远大于其他机构。其中,减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和商业银行债的规模分别为240亿元、359亿元、400亿元和405亿元。 11月份险资在投资资产整体增加超500亿的背景下,却大规模减持债券仓位,这是否已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保险资金抄底的信号? 而在12月5日放量反弹后,6日就有消息传出,此次约有近百亿元保险资金介入反弹行情,成为行情重返2000点之上的重要推手。一位市场人士分析,从公募、私募的数据看,此次仓位变化其实并不大,他们只是被动跟随者,而本轮反弹的主导者是险资和QFII,利用市场情绪来撬动大盘。 12月中旬,市场再次传出某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向旗下多家基金公司加仓的消息,其规模达几十亿元。显然,那些踏空初期反弹的保险机构已对后市行情开始重新思考。李婷透露,很多资管公司这个月都会忙着开会、调研,多数都认为改革和城镇化利好股市,当前正是调仓换股的重要阶段。 仓位难大调 即使有着乐观预判,险资"淡定"的投资风格仍将继续。 李婷明确表示,尽管目前公司权益类资产占比已经是历史最低点,但市场并未反转,因此并不会加大明年的权益类投资。 近年来,虽然依然头顶"国家队"的光环,但保险资金已经有了多次踏错节奏,导致损失惨重的教训。"现在市场总是对险资所谓加仓的消息很敏感,但实际上保险公司这几年很难出现一致性的、大的加仓行为。尤其现在保险公司基本不靠死差益、费差益挣钱,唯有指望利差益,因此从资金的安全性考虑,决策层对权益类投资的态度会更加谨慎。" 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资产总裁周立群认为:"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我们不会在现有组合比例基础上轻易去加减,而是会非常审慎。配置重点将依然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它还处于一个有相对配置价值的阶段。在股票等权益类资产上,我们会着重于自下而上的结构性调整。" 据悉,人保最近三年的投资收益率在寿险公司中是最高的。"好在我们固定收益资产上的配置,包括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占比较高,收益率较好。"周立群称。 此外,随着今年保险投资新政密集落地,保险资金对股市的依赖程度也将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火爆的信托产品尤其是房地产信托已经首先获得了保险资金的青睐,有消息称平安、新华、泰康等多家保险公司已在该投资领域有所尝试,收益率可达10%左右。 截至2012年11月底,保险行业资产配置中,存款占比为31%,投资占比62%。(.华.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