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拟培育海水淡化产业基地 11股蓝图浮现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改委有关负责人12月26日表示,发改委将采取培育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推动使用海水淡化水等具体措施,以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 据第一财经报道,该负责人介绍说,《规划》提出了5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技术创新,依靠技术进步,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海水淡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步伐,尽快提高海水淡化核心竞争力;二是强化设备制造,加大设计研发和制造力度,优化海水淡化单机和整套装置设计、制造技术,提升关键设备和成套装置制造能力;三是注重工程示范,提高工艺设计水平和工程建设能力,依托重点工程,促进海水淡化核心和关键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四是加快应用淡化水,扩大海水淡化水应用规模,提高海水淡化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发挥海水淡化水的保障作用;五是建立标准规范,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健康发展。 为顺利完成《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发改委将重点加强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提高海水淡化关键设备、成套装置研制能力和技术集成水平;提高工程技术水平,积极研究开发海水淡化各环节的工程技术和成套装置。 要培育海水淡化产业基地,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企业和工程设计建设企业;组建海水淡化产业联盟,使分散的各类资源和能力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既能生产合格的淡化水,又要提供良好的产业示范平台;建设海水淡化示范城市(海岛、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发展。 此外,还要推动使用海水淡化水,增强其对水资源补充和保障作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引导海水淡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根据《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产能将达到220万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对解决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对沿海缺水地区新增工业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建立我国自主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设计建设和应用、原材料生产等完整的海水淡化产业体系,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完善海水淡化产业链。 海水淡化概念股包括:南方泵业、碧水源、南方汇通、深圳惠程、津膜科技、双良节能、首航节能、海亮股份、宝钛股份、久立特材、亚太科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