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一券商高层近期透露,中国证券业协会曾在五一节前召集大型券商高层开了一个研讨会,主要探讨融资融券试点对券商现有客户群的影响,及如何防止优质客户的大搬家。 "这相当于一个信号,即监管层可能对融资融券首批试点的规模以及后续推出步调的安排,已经完成。"一市场人士如是解读。除了对系统调试和券商准备的考虑,如何平衡优质券商间的利益,也影响着监管层推行融资融券试点的节奏。 2006年出台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再来加上刚出台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关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规章制度已经完备。 同时,申请试点资格的券商在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上的准备也已完成。 根据《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客户要获得融资融券服务,必须在一家证券公司有超过半年的交易记录。这意味着,即使转托管到别的券商,客户也要等半年后才能融资融券。 对此,上述券商高层认为,如果管理层要避免上述分流情况大范围发生,"第一批试点与第二批试点的时间差不会超过半年,排名前列的券商都将搭上第二趟车。" 对希望获得融资融券服务的客户而言,上述规定仍存在两大不确定性:一是第二批试点何时推出,二是即便明确第二批的推出时间,也不能保证其开户的券商能够拿到资格。由此,理性的客户仍会涌向试点券商。 "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推出第一批试点的同时,明确第二批试点的推出时间和规模。"上述券商高层表示,但明确规模不太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