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路径一新型城镇化 未来10年城镇化或增 40万亿投资需求 未来的经济增长靠什么带动?从此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后所发通稿的表述看,将主要依赖于内需,内需则被寄望于通过城镇化来实现。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在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中,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关键。 推进城镇化将极大提振内需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这要求我们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推进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建设速度与质量的统一。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持久性的动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更多的农民变为“城里人”,他们的消费支出将大幅增加,中国的内需亦将得到极大提振。 10年内或增40万亿投资需求 在《学习时报》12月3日头版刊发的《释放改革的红利》一文中,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写道,未来10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耕地过度挤占、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环境资源超负荷承载等重重难题。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能再简单着眼于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更加重视城镇建设质量内涵的提升。 未来城镇化更精细更重质量 李慧勇表示,新型城镇化必然带动基建投资,但又不同于之前的“铁公基”项目。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资金状况和未来城镇化更精细、更重质量,传统基建领域投资未来的占比可能下降,环保、燃气等新型投资可能成为投资主力,绿色环保、智慧城市、城市燃气、城市轨道交通、屋顶光伏建设等子领域值得关注。 迟福林还提出,“适应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把投资的重点转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上,将会起到多方面的积极效果:能够切实推动人口城镇化进程;能够提振国内消费预期;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和化解社会矛盾。应当说,在这方面的投资空间很大。” 李慧勇表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重心向中西部区域倾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将成为未来的投资热点。 实现路径二新型工业化 产业调整成议题 “调结构”板块受关注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人士认为,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更关注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 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 这样的表态或许意味着,产业调整可能会成为2013年结构调整的重要微观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会突出包括作为经济基础的根基的制造业调整,调整的方向包括改造现有制造业和发展扶持新兴产业。 在结构改善中调整,明年中国的工业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机会。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认为,随着“十二五”规划投资集中在后期和新批准的基建项目开始施工,预计固定资产投资明年将有所加快,这将推动相关行业的整体需求,如工业、工程机械、基础设施和原材料等行业。 分析人士认为,在调结构的大格局下,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板块会受到市场主力的关注,从而为A股带来结构性行情。 实现路径三信息化 智慧城市建设 带动2万亿产业规模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质量内涵的提升,而信息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信息技术发展改变着城镇生产生活的组织形式,让城镇布局更加合理,让工业发展更加强劲。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将智慧城市、无线城市、数字乡镇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引入城镇化建设,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智慧装备与普及服务,为城镇布局的优化完善乃至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带动支撑。 城镇的规划可以因地制宜,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可以依势而建,工作、购物可以足不出户,更多的卫星城将星罗棋布在大城市周边,通过信息网络,他们之间完全可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影响了城市传统的交易和消费行为,转变了城镇经济的增长方式,为城镇化的推进带来集约、循环、低碳的“绿色模式”。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320多个城市投入3000亿元建设智慧城市,还有超过80%的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将智慧城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业内人士估算,随着更多城市上马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相关服务的推出,“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2万亿元的产业规模。 实现路径四农业现代化 一号文件或聚焦三农 20涉农股有望受益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记者从接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人士处获悉,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一如既往地继续聚焦三农问题,而此次的焦点问题则在于农业经营体制。 专家分析称,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小生产者无法与大市场对接,导致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太过分散的耕作和经营方式使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运作无法顺利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投资也因为与亿万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过大而推行不力。 2013年一号文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遏制公司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的进入农业、农村的同时,解决好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以及如何更好地为广大农户做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A股相关的农业机械及农资流通板块有望受益。那么,2013年度中央一号文件概念股有哪些呢?分析人士认为相关概念股包括: 农药化肥行业:云天化、辉隆股份、司尔特、芭田股份、长青股份、江山股份、新安股份、扬农化工 农机行业:吉峰农机、一拖股份、新研股份 农业信息化:易联众、生意宝 农业产业化:西部牧业、万向德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神农大丰、敦煌种业、大康牧业 (.重.庆.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