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也被“热钱”吓怕了
IMF公开表示支持成员国“在特定情况下”采取措施管控跨境资本流动,而在之前数十年,IMF一直坚决反对类似的资本管制措施。 在对待“热钱”的态度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立场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IMF公开表示支持成员国“在特定情况下”采取措施管控跨境资本流动。不过,由于存在包庇发达国家嫌疑,不少新兴经济体并不买账。 IMF指出,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大幅增长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特征,这既给各国带来了潜在益处,也给各国监管当局带来了政策挑战。鉴于此,IMF提出了一套相应的资本管制指导方针,同意成员国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新框架下的资本控制措施。但该报告亦称,资本流动管控措施只能用于危机时期,且要与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相结合。 2010年,IMF放弃了“管控资本流动有害”这个一贯立场,并在此后的三年中就一套新的资本流动管理指导方针进行评估。此次发布的报告,某种程度上可能预示着这套新指导方针将正式付诸实施。 有分析认为,IMF立场突变,可能是吸取了最近几轮金融危机的教训。资本账户仓促放开被认为是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之一,而中国等资本账户相对受管理的发展中国家则成功避免了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冲击,并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大规模资本跨境流动会给一些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的国家带来本币升值、资产泡沫和通胀等种种风险,而热钱的大举撤离则严重威胁到金融稳定。 对于IMF的这套新指导方针,新兴经济体似乎并不买账。巴西、印度等国官员都表示,IMF的原则过于死板,且没有充分认识和指出发达国家货币、财政政策给全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位印度财政部官员更直言,各国都很清楚该怎样控制资本流动,不需要基于IMF的建议。(.上.证 .朱.周.良) 美驴象两党飙戏 “财政悬崖”警钟大作 从2007年时的不到9万亿美元,飙升至如今的16万亿美元,美国政府的负债规模在五年间几近翻倍。美国国会正在激烈争论,设法避免明年初自行启动的加税和节支措施。投资者则提心吊胆,生怕“财政悬崖”摧毁本就已经极为脆弱的复苏。 3日,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博纳提出一项总额为2.2万亿美元的缩减开支和增加财政收入议案,该计划将压缩联邦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支出,为收入最高的美国人所享有的税收减免设限。他们希望,在未来10年增加税收8000亿美元,并把福利项目成本降低至少9000亿美元。 然而,该提案随即招来民主党人的抨击。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提案缺少达成财政协议的最基本条件:上调高收入美国人的所得税税率。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则抱怨称,博纳的提议将增加中产阶级家庭税负。 此前,共和党人拒绝了奥巴马增加1.6万亿美元税收的提议,包括提高收入最高的2%的美国人的税率。 距离“财政悬崖”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届时,6000多亿美元增税和联邦开支缩减措施将自动生效。雪上加霜的是,位于亚利桑那州坦佩的供应管理学会(ISM)3日表示,美国11月份ISM制造业活动指数自前月的51.7降至49.5,意外陷入萎缩区间,是2009年7月以来最差表现。一些分析师表示,超级飓风桑迪和围绕“财政悬崖”谈判的不确定性,可能加剧了11月数据的跌势。 不佳的经济数据令人们对美联储政策加码宽松政策的猜测进一步升温。12月11日至12日,美联储将召开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决策者们正在考虑是否扩大空前的宽松政策。 市场信心也颇受不佳数据和谈判僵局的打击,美股三大股指3日均小幅走低。其中,标普500指数收于1409.46点,跌幅为0.47%。(.上.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