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排长龙 借壳上市有点冷 2012年岁末的资本市场与2009年年初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首次公开募股(IPO)进程停滞、沪指横盘于2000点左右、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不同的是,2009年初拟上市公司群起借壳之风当下并未出现。有分析认为,除了政策影响,拟上市公司的观望心理可能也是目前借壳之风不盛行的原因之一。 “主要还是等吧,看看未来IPO节奏到底怎么变化。当然也不排除通过借壳和并购重组来实现退出,但现在最好的选择还是等待。”深圳一位私募股权投资人士说。 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则告诉记者:“我们还没有给客户推荐借壳模式,现有的项目都在按照IPO的程序走。” 熟悉浙江、广东等地拟上市公司IPO进程的多位人士也告诉记者,当地拟上市公司群体中,由IPO改为借壳上市的例子并不多。“除了有个别公司在考虑转到三板去上市,还没听说有公司想借壳上市的。” 截至12月3日,深沪两市最近一宗IPO发生在一个月前的11月2日。同时,截至11月30日,IPO排队企业已增至809家,IPO所需的时间成本已经很大。而A股市场上一次出现超过1个月的IPO空档期还要追溯到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当时IPO暂停期长达7个月之久。 在上一次IPO停滞期内,拟上市公司弃IPO转向借壳上市的趋势比较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4月初,有10起借壳事宜获得实施,同时有21家上市公司披露涉及借壳事宜的进展或变更情况。其中ST类公司有15家,占比71.42%,借壳方以房地产、钢铁、有色最为集中。 而今年9月至今,据本报网络数据部不完全统计,有19家上市公司披露涉及借壳事宜的进展、变更或完成情况,其中ST类公司12家。由此可见,至少到目前为止,IPO的放缓还没有引发大量借壳上市的现象。 对此,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除了监管层从严审核借壳上市,以及退市新政导致借壳ST股风险加大以外,目前二级市场低迷,上市公司IPO已出现的瘦身发行现象,也让很多公司愿意等一等。” 当然,并非所有的公司都能等待。由于经济周期处于相对低谷,不少拟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开始无法达到首发上市要求。对于这类公司来说,除了暂时放弃IPO外,只有选择借壳。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受到稀土价格大幅下降影响的稀土行业拟上市公司,如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拟借壳S*ST天发(000670),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拟借壳*ST关铝(000831)。(.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