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长期重仓三大板块 三季度重仓股市值升至582亿元 QFII长期重仓银行、白色家电、饮料 [ 自2003年7月以来,QFII的规模逐年增长,逐渐发展成市场不可轻视的力量。截至今年三季度,QFII重仓股的市值也从2003年底的7.58亿元上升至582亿元。 ] 据统计,在QFII成长的这9年来,QFII对于股票的偏好也有所改变。 近四年QFII重仓白色家电、银行 2003~2005年,按申万二级行业来看,QFII最爱的行业是通信设备、有色金属、电力、钢铁、饮料制造。其中,2003年QFII重仓股市值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有色金属、电力;2004年QFII的重仓行业则是通信设备、钢铁、饮料制造;2005年QFII重仓钢铁、电力通信设备。 2006年,随着银行股的大批量上市,QFII所持有银行股权重也大幅度提升。2006年底QFII持有13家银行,市值排在所有行业之首,达到66.61亿元,而排在第二的钢铁行业也达到了42.64亿元,随后是铁路运输持股市值为21.43亿元。 2007年,QFII开始买入白色家电。经过一轮大换血,截至2007年底,白色家电、有色金属、机场被QFII重仓持有。 2008年~2010年,QFII重仓板块进入较为稳定的状态,银行、白色家电分别成为QFII第一、第二重仓行业,并保持了3年。2010年起饮料制造行业进入QFII重仓市值前三名。而白色家电在2011年底短暂退出QFII重仓前三名之后,又于2012年回归。 从QFII历来的重仓股风格来看,QFII首选的往往是大蓝筹行业,2005年前QFII重仓周期股、科技股;而2006年银行股逐渐上市后,QFII的风格则渐渐转向保守,银行股以及穿越周期的消费股成为了QFII的“心头好”。 近两年QFII重仓股表现乏力 从9年多来QFII所持股票的历史表现来看,仅有三年QFII重仓股在次年跑输大盘,占比33.33%。其中表现最差的是2006年年初(即2005年年报公布的)的重仓股,2006年大盘大涨130%,而QFII重仓股虽然也大涨了110%,却跑输大盘20个百分点。QFII重仓股在次年表现最好的一次则是2007年初的重仓股。2007年,大盘上涨96.66%,而QFII年初的重仓股则平均上涨了186.56%,跑赢大盘89.9个百分点。这或许与前一年的QFII重仓股的滞涨有关。 此外,2007年底的QFII重仓股,在2008年的熊市中,也成功跑赢了大盘6.06个百分点,在熊市中表现出抗跌的特质。 QFII的另一个小高峰出现在2009年与2010年,这两年中QFII的重仓股分别跑赢大盘33.17个百分点、33.71个百分点。尤其是2010年,当年上证指数[1980.12 0.85%]年累计下跌14.31%,而2010年初重仓的股票在2010年却上涨了19.4%。 2011年以来,QFII重仓股的业绩却表现得有些乏力。2011年初QFII重仓的股票,在当年的平均跌幅为26.86%,而大盘的同期跌幅则为21.68%,跑输大盘5.18个百分点。 2012年截至11月29日,上证指数下跌10.73%,QFII年初重仓股则下跌了14.42%,QFII再次跑输大盘3.69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业绩回撤的QFII,会否酝酿一场如2007年那样业绩报复性反弹呢,或许是值得市场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