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主板平均股价5.77元 已跌破1664点 经历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调整后,目前主板股票股价已经比1664点时还要低。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1416只主板股票的平均股价已经下降至5.77元,已经跌破1664点5.89元的水平。与主板股票不同的是,目前中小盘股的平均股价仍然高达10.53元,相对1664点之时高出约37%。 主板股价低于1664点水平 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创出1664点之时,1319只主板股票的平均股价为5.89元。不过,经历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的调整后,目前主板股票股价已经比1664点时还要低。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1416只主板股票的平均股价已经下降至5.77元,率先跌破1664点。 分析人士指出,从主板股票的平均股价来看,已经处于极低的水平,这说明过去三年主板股票的整体调整比较充分,后市继续下行空间有限。 与主板股票不同的是,中小盘股(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平均股价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1664点时,中小盘股的平均股价约为7.68元,而截至11月29日,1056只中小盘股的平均股价仍然高达10.53元,相对1664点之时高出约37%。 分析人士指出,2009年IPO重启以来,中小盘新股的高价发行成为常态,而在高价发行之后又普遍遭遇市场大肆爆炒,从而在前期将中小盘股的整体股价推升到历史高位,但是在经济减速背景下,中小盘股的业绩波动尤其剧烈,这让其高股价失去了生长的土壤,而不时传出的中小盘股大小非减持消息又持续打击投资者参与热情,在此情形下,中小盘股股价高企理由已不复存在,如果中小盘股业绩继续下滑,不排除其平均股价有进一步下行的可能。 高价股群体“三足鼎立” 经历2010年以来长达数年的调整后,前期的不少高价股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截至11月29日收盘,股价在20元以上的A股只剩下150只,15元-20元之间的中价股也只有168只,在全部A股中的占比分别只有6%和6.8%。与此形成对照的是,5元以下的绝对低价股已经增加至591只,在目前全部A股中的占比达到24%;而5-10元的中低价股则更是扩容至1113只,在目前全部A股中占比猛增至45%。 就个股来看,贵州茅台以219.28元的每股价格高居榜首,也是目前A股市场上唯一一只百元股。同时,洋河股份、片仔癀和云南白药分别以97元、91.40元和62.81元的股价分别屈居第二、三、四席。有趣的是,以上4只股价最高的股票中,白酒股和医药股各占半壁江山,勾勒出了目前A股市场高价股分布的轮廓。 就目前股价超过20元的150只高价股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数量分别为51只、50只和49只,呈现格外明显的三足鼎立局面。另外,就行业来看,医药生物、信息服务、食品饮料中的高价股最多,分别达到35只、20只和17只,在高价股中的占比为23.33%、13.33%和11.33%。分析人士指出,以上三个行业高价股居多,与行业业绩相对稳定有很大关系。(.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