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跌跌不休 责任不在郭树清 沪指11月28日收于1973.52,创下了46个月来的新低。股市跌跌不休,监管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一些泼向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脏水,却有失公允。 当天,在北京举办的“《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现场,发表完主旨演讲的郭树清刚一走下演讲台,就被一大群记者围住。面对大家关于市场的追问,郭树清说道:“你问我任何有关市场的问题,我都不会回答;但有一句话我可以跟你说,我对市场充满信心。” 有资深市场人士在现场告诉记者,身为证监会“一哥”,郭树清在此时表现出的十足的信心,更多的应该理解为对股市长期发展的信心,跟他此前坦承监管层对股市下跌负有一定责任一样,都是符合他职责所在的表态。试想,如果他也像券商刘景德那样,称“1800点是大概率事件”;或者像经济学家韩志国那样,称“这轮熊市是长期大熊市,下跌空间难以估量”,投资者们又该作何感想? 中国股市圈钱全世界第一,赚钱效应和回报股东等指标却拖了全世界的后腿,历来为广大投资者所诟病。问题的根子,还在于监管层的行政力量全面压垮了市场力量,以及由此衍生的大量歧视性制度。郭树清接掌证监会一年多来,推出了打击内幕交易、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等一系列举措,正是中国股市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经受的大手术。不用讳言,这些东西都是表面上的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但是,能解决病根的,是更深层次的涉及到政治体制层面的改革。凭常识而论,这并不是郭树清这个层面所能解决的问题。 而当天的《财经》年会现场,郭树清发表的题为《着眼长远的近期综合改革》的演讲表明,对上述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他的着眼更为长远。 在该演讲中,郭树清提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首先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实现更广泛、更大程度的统筹发展。如今,城乡差别在中国非常大,要相当时间才能解决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制度的安排使城乡二元。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民,无论是经济权利还是政治权利,社会文化、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跟城市相比,都是不平等的。必须破除这个制度安排,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扩大内需得把新兴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步推进。 “城乡差别最大的差别是农民和城里的人,因为户口已经定义附着在上面,很多规定一开始就是不平等、不公平的。要消除这个公平,显然,城乡居民之间是最迫切的事情。不可能一步做到。但是必须下力气,加快过渡。”郭树清说,打破城乡二元安排涉及到这几个方面。第一,土地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第二,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进行改革。第三,就业制度。第四,公司制度必须改革。第五,财政收支和公共服务方面必须进行改革。 郭树清还谈到了资本市场跟科技创新的关系。最近,证监会和科技部联合在科技园区开展了对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确权认定工作。郭树清认为,较早地将研发成果算作股权可以避免企业将来发展上市后内部出现的不平衡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减少内幕交易的发生。“除了主板、创业板以外,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包括私募企业债,一定要在中国形成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良好的对接机制。如果没有这个机制,经济的前途、民族复兴的命运,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他说。 更为关键的,是郭树清认为,必须打破行政性的垄断,鼓励多种收入制、多个企业公平竞争。而打破的关键在于国有资产资本化,尊重市场的规矩,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他建议划拨30%到50%的国有资产到社保基金,并以减少审批的方式降低社区金融、县乡金融的市场准入门槛。前者是因为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综合评分偏低,中小板企业比大企业做得好;通过将国有资本资本化,实现管理和运营企业化、市场化,将大大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后者是因为尽管在大城市银行业务高度竞争,一些政策性银行在贷款方面也进行竞争,但在县乡两级,一些领域的银行间竞争并不充分,有的乡甚至没有银行。 有现场人士告诉记者,那些被改革冲击了既得利益的群体,是将股市跌跌不休归咎于郭树清“新政”的主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