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经济数据确立短期市场方向 大盘在上周后两日反弹后,短线向上的动力明显减弱,中线资金逢低买入但逢高不追,短线资金意在博取短线价差。由于缺乏持续热点带动,前期密集成交区需要消化,股指在各短、中期均线处震荡整理,这是近几日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从市场走势来看,上证综指在2100点附近再度胶着,短中期均线与技术压力仍待化解。中期预期渐趋稳定与短线波段运行相交织,目前股指短线继续上行需找寻到持续的激发人气的个股与板块热点,而不能仅仅依赖于权重股护盘。近期来看,美国财政悬崖引发的全球风险偏好的下移,国内后维稳时期的风险释放都对股指走势形成利空,周五的经济数据则将成为决定近期股市走势的第三重因素。 奥巴马连任带来宽松政策延续的预期,带动了大宗商品和相关板块的短暂上涨,但随后马上回落。事实上,奥巴马连任的预期以及相应的风险偏好上移已经在前期大宗商品和美股的上涨中充分反应,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市场关注的热点再度回到了“财政悬崖”问题上。奥巴马连任后,众议院依然由共和党把持,两党持续相争的局面可能导致国会无法在预定期限前达成新一轮的减赤协议,从而触发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自动减赤机制,即“财政悬崖”。即便最终避免了触发,在两党扯皮阶段风险资产价格也会受到影响(正如上一次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对A股来说,“财政悬崖”问题将更多地通过市场情绪和资源类板块产生负面影响。 国内而言,后维稳时期存在下跌风险。但一切还是要回到本源上来,对股市来说就是经济基本面。近期市场博弈将加剧,真正能提振市场的应是可持续的经济有效复苏,10月份的经济数据或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为市场方向抉择提供支撑。如果经济数据没有起色,国内市场可能重复美国先扬后抑的过程。 根据安排,今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多项10月份经济数据。目前来看,短期经济数据出现回暖的概率较大,数据环比有望回升,同比跌幅有望继续收窄甚至转正。从10月份PMI终值、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来看,显著好于去年和历史均值,涨幅同2010年同期相当。这反映了需求端改善带动制造业活动有所好转,实体经济出现企稳见底迹象。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8%,降幅比1-8月缩小1.3个百分点。9月当月实现利润4643亿元,同比增长7.8%,在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后实现正增长。工业生产重要投入品的电力消费10月运行回稳,钢材价格小幅上涨,预计10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上升,但幅度小于9月份提升的1.3个百分点。投资方面,随着财政、信贷资金的陆续到位,铁路等基建投资明显加快,房地产投资接近底部拐点,预计10月固定资产投资将小幅回升。消费由于去年四季度基数较高、经济低迷对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预计可能继续小幅回落。 出口可能低于预期,欧洲和日本的需求继续不振,10月以来汹涌的人民币升值热潮也部分影响了出口企业。美欧日三大经济体10月份的制造业PMI结束了9月份的全面上扬,走势出现分化。其中,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上行,欧元区和日本10月制造业PMI均出现回落。从广交会来看,境外采购商与会人数和出口成交出现双双下滑,同时需求不振已经蔓延到了新兴经济体,未来出口可能将面对全球性的需求低迷,前景不容乐观。 CPI方面,短期还不足为忧。由于节日影响趋弱,10月份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涨幅显著小于9月份,预计食品类CPI环比将有所回落;非食品价格将回到前期平稳运行的态势。10月份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并未因为QE3而大幅上涨,反而出现了回落,这是国内外需求不旺导致的,也缓解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加上本月CPI翘尾因素相比上月将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10月份CPI将继续低位徘徊。(.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