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足够多的工地” 在短期和长期之间,更多的投资者认为机械工程领域的需求仍会增长,大部分原因来自于对中国城镇化的预期。 中金等机构早先预期,从长期看,工程机械远未达到需求瓶颈,城市化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2020年之前中国的建筑活动仍将处于高峰活跃阶段,施工的机械化率不断提升将推升工程机械内需。 这与向文波的看法亦一致。但短期看,向文波预计行业复苏需要到明年三季度。 瑞银证券的分析师付伟琦和唐骁波预计,行业复苏还需要继续等待,保增长政策或仅能支持工程机械行业销量企稳。申银万国则认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投资逻辑应从基建转向房地产,若地产政策预期稳定,新开工预期由负转正,将带动工程机械股价的回升。 但于小强仍然十分乐观,他预计新一年行情若有好转,将添置新的设备。他说,“现在已经形成了气候,原来的施工方法会被淘汰,不会再在原地搅拌混凝土,只要有工地,不论是浇筑还是打桩,都会用到泵车。但人们以后只会买三一、中联、徐工等少数厂家的产品。” 兴业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目前国内水泥散装率刚过50%,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这意味着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使用还将增加。总有一天工地上只剩下操纵机器的工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泵车、起重机、路面机械将替代所有人工。 前提是,有足够多的工地。于小强对此深信不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