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出席亚欧峰会:"和平挚友"的抱团自救? 两年一届的亚欧首脑会议将于5日至6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当前欧洲深陷债务危机泥潭,经济有陷入长期低迷的风险,亚洲也遭遇经济滑坡。更让人担心的是,欧洲危机正从贸易和投资两个渠道影响亚洲,而亚洲经济减速又反过来拖累欧洲复苏步伐。欧洲和亚洲"同生共死",虽有些夸张,却是不争的事实。 19世纪是欧洲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现如今,美国开始"回归"亚洲,欧洲期待与亚洲抱团取暖,在经济上积极"互救",凸显亚洲在全球的新地位和未来承担的重要角色。今年是亚欧会议举行的第16年,自1996年召开首届亚欧会议以来,其成员国已从1996年的26个扩大至现在的48个,本届会议还将吸收孟加拉国、瑞士、挪威正式加入,亚欧会议成员国扩大至51个,地区和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本届亚欧峰会的主题是"和平挚友,繁荣伙伴"。伴随过去十多年全球一体化和经济自由化的高速发展,欧洲已成为大部分亚洲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和最大的发展援助提供方,还是亚洲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地和资金来源地;而亚洲则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洲债券重要的买主。 亚洲和欧洲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在这次扩容后,亚欧会议将覆盖51个成员国,总人口接近全球的六成,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对外贸易额超过全球的60%。在欧债危机持续数年后,正在通过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给亚洲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下行风险。因主权债务不断发酵,欧洲金融市场资金的稀缺、回补漏洞,大量在亚洲的投资或取消或缩减;同时欧洲经济逼近再衰退,中国等对欧洲的出口出现负增长;欧债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货币宽松政策,也冲击到亚洲。 有分析人士就担忧,一旦欧洲经济和金融系统崩溃,亚洲股市和本币汇率将下跌,国际贸易往来将陷于停滞,欧洲的投资者们可能会将资金撤离新兴亚洲市场,对消费者和企业的信贷将枯竭,经济将放缓,特别是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泰国和马来西亚这些最为依赖贸易的亚洲经济体可能要受到更大冲击。另外,欧洲的援助对亚洲一些小国和不发达国家仍然很重要,欧洲的衰落这更威胁到一些小国的切身利益。 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依赖欧洲市场,更依赖欧洲技术走上产业高端,这里中国是最好的例子。经历过全球金融危机和接踵而至的债务危机后,欧洲更是意识到急需一个富裕伙伴来拯救自己---以中国、日本、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就是"救世主"之一。 这在此前的金砖国家会议及G20会议上,已有所体现,亚洲国家也已通过对IMF增资予以支持。这次亚欧领导人峰会,将是双方增进共识、互利协作的又一步,亚洲在继续支持欧洲同时,也希望欧洲在整顿财政和经济刺激之间达成某种平衡,确保欧洲经济稳定和债务危机治理的有效性。 亚欧国家还应该更向前看,在双方贸易、投资上做出更大突破和努力,在文化交流等诸多议题上敞开心扉交流。比如,我们看到了,欧盟-韩国自贸协定和框架协议进展顺利,与越南和菲律宾的伙伴协议已经签订,与蒙古的伙伴协议马上可签,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的伙伴合作协议进展顺利,同时欧盟还在与上述国家进行自贸谈判。此外,我们也期待,欧委会敦促成员国尽快批准启动与日本的自贸谈判和与中国的投资协定谈判。 亚欧领导人还应当进一步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抵制经济困难时期搞保护主义的政治或经济"小算盘",不要损及亚欧贸易和投资的正常化往来,这在过去也是亚欧经贸繁荣和互惠的基石。亚洲国家可以加大对欧洲实业和债券投资,但不应该受到政治障碍和有色眼镜,权益更应受到保护;同时欧洲需要帮助亚洲在技术上取得更大进步。 与此同时,欧洲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和规模最大的贸易对象,欧洲根据其一体化建设历程,也能为包括亚洲在内的其他地区提供创造性思路,在解决各种争议,共享资源,增强互惠等方面提供经验和解决方案。 欧洲债务危机长期化可能性越来越大,而亚洲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将继续突出,这是无法逆转的趋势。如果亚欧能合作共赢,没有美国带给亚洲的那种"既爱又恨"复杂感情,欧洲能从亚洲得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有在全球的话语权;亚洲也可以多一个稳定、可靠的伙伴,减少了亚洲崛起过程中一个可能的包袱和顾虑,继续冲击已入暮年的"美国世纪"!(.财.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