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财经焦点 查看内容

热钱袭港曲线入境 传导A股 通胀和高房价等着瞧

2012-11-5 13:17|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1665| 评论: 0

摘要:   港股火爆有望热传导给A股  香港恒生指数上周五(11月2日)收涨1.33%,触及15个月来的最高点位。与之相比,A股指数上周虽然收涨,但股指仍在低位徘徊,技术派人士最为看重的量能指标始终未能有效放大。一些A股" ...
  历史借鉴篇 索罗斯如何从香港铩羽而归
  曾几何时,香港也曾经历了一场热钱的阻击战。索罗斯是世界投资市场的神话,然而在香港市场他却铩羽而归。阻击热钱成功的经验或许只有一条,该出手时就出手,果断精准的打击才是完胜之道。
  金融动荡席卷香港
  1997年,东南亚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的袭击,而香港也进行了一场针对国际金融炒家的阻击战。那是在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第二天, 1997年7月2日, 泰国央行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当天,泰铢重挫20%。8月5日,泰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泰铢终于全面失守。紧接着,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兑美元的汇价狂跌。猛烈的金融风暴把这些国家一下子砸到了谷底。
  索罗斯基金和老虎基金们下一个觊觎的目标就是香港。索罗斯就要对香港下手了。1997年10月,国际炒家首次冲击香港金融市场,10月21日、22日香港恒生指数连续两天大幅下挫9%,累积跌幅近1200点,被当地市场人士形容为小股灾;23日,恒生指数报收于10426.3点,深跌1211.5点,跌幅超过了10%。
  三天时间里,香港恒生指数累积下跌了将近3000点。香港十大富豪估计共损失超过2100亿港元。财富流失、经济下滑、社会震荡,刚成立不久的特区政府面临严峻考验。而此时的索罗斯当然也不会善罢甘休,他在积蓄力量、等待机会,准备发起新一轮的攻击。
  1998年8月初,国际货币炒家发动了继1997年10月以来对港元的第四次大规模冲击。8月5日,以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炒家,在短短大半天内抛出近287亿港元(约37亿美元)的沽盘,扫入远期美电,沽售利率期货合约,同时散布人民币将贬值的谣言,以此作“杠杆效应”,狂沽港元。
  果断出手获得完胜
  面对国际“大鳄”的狂撕烂咬,特区政府忍无可忍,果断托市,拿出巨额的外汇储备投入股市。尽管这种做法冒着很大的危险,但特区政府不能坐视国际炒家们动摇香港积极稳定的基础——联系汇率,更何况,国际炒家的投机活动已经严重妨碍了股票和期货市场的正常运作。
  索罗斯的代表在大战来临5个小时前接受美国CNN电台的采访,志得意满他说“港府必败”,但很快他们就为自己这次投机行动付出了代价,损失十亿美元。
  1998年8月28日,这也许是香港自从有股市以来最惨烈的一天。上午10点整,交易正式开始。开市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盘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了1997年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日成交量历史最高纪录。
  下午开市后,抛售有增无减,港府照单全收,成交量一路攀升,而恒指和期指始终维持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最终分别锁定在7829点、7851点和790亿三个数字上。时任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随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特区政府已经获胜。
  1998年10月26日,特区政府公布8月份为了反击被称为 “大鳄”的国际投机者而动用的外汇基金数目及所持股票情况:从8月14日至8月28日入市扫货,特区政府共动用1180亿港元,33只蓝筹股均成为其投资组合成员。按当日33只蓝筹股收市价计,该批股票的市值高达1465亿元,政府的帐面利润达284亿元,回报率为2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17 16:37 , Processed in 0.05328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