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三季报今日收官 1577只股票业绩翻倍

2012-10-31 15:36|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2518| 评论: 0

摘要:   【核心提示】今日,上市公司三季报收官。截至10月30日晚10时,两市共计已有2348家公司披露三季报,整体净利润下滑幅度超4%,对比上半年净利润约2%的下滑幅度略有增加。同时,上市公司二季度呈现的环比回暖态势并 ...
  三季度银行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大型银行表现出众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国有大型银行三季度实现了业绩增速反弹。如中行上半年的净利增速已经下滑至个位数,而三季报显示,净利增速已经反弹至10.45%。工行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速也要快于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
  截至30日晚间,16家上市银行三季报已公布完毕。虽然各家的经营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三季报却向市场传递了一个共同的特征--业绩增速明显放缓。16家上市银行里,前三季度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利润增速下滑的多达11家,占近七成。不过大型银行相对表现较为抢眼,中行和工行等业绩增速出现回暖迹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净息差收窄影响,以往的利润贡献大户--利息净收入增速放缓;另一方面,非利息收入尤其是手续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大幅下滑。
  七成银行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放缓
  记者初步统计,前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上升17.44%。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8.25%。
  如果说,半年报时个别银行业绩增速下滑明显的话,那三季报时显示的情况则是业绩普遍下滑,16家上市银行里,前三季度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利润增速下滑的多达11家,占近七成。
  据记者初步统计,今年前两季度尚有3家银行净利润增速保持在40%的高速以上,8家银行即达到半数的上市银行增速保持在30%以上,增速下降到20%以下的银行仅4家。
  然而,三季报显示,前3季度净利润保持40%以上增速的仅有华夏和兴业两家。此外,中信银行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下滑明显,同比下降14.66%,这是唯一出现第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银行。
  该银行解释,根据审慎原则,三季度计提了40.07亿元贷款减值准备,这是导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计提完成后,该行的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至305.54%。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国有大型银行三季度实现了业绩增速反弹。如中行上半年的净利增速已经下滑至个位数,而三季报显示,中行净利增速已经反弹至10.45%,三季度当季净利润增速达16.6%。另外,工行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速也要快于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
  利率市场化导致净息差收窄
  利息净收入一直是银行业绩最大的贡献者。今年前三季度银行净利润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利息净收入的增速下滑。而利息净收入增速下滑与净息差收窄有关。
  以农行为例,该行今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2532亿元,同比增长13.37%,增速显著慢于该行净利润的增速,显示利息净收入对净利润的贡献减少。其中净息差为2.82%,虽然同比上升2个基点,还是与上半年相比,还是下降了3个基点。
  分析师表示,净息差收窄,一方面受两次非对称降息影响,另一方面贷款需求减弱导致银行定价水平下降。净息差收窄也在银行的预料之中。
  非息收入同样面临增速下滑
  虽然利息净收入增速下滑,但是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并没有提高。数据显示,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尤其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样面临下滑局面。前三季度有个别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负增长,而有数家银行的这一收入仅为个位数增长。
  前三季度建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99.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建行表示,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国内经济增速趋缓,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普遍下降;受金融市场因素影响的相关产品增速下降;受监管政策影响的部分产品收入下降。
  分析师表示,第三季度银行的非息净收入下滑较快,一方面受收费专项整治影响;另一方面债市见顶,投资收益也有影响。
  对于全年利润,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总体来看银行利润还是会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但是跟前两年整个行业的利润较快增长相比,今年利润增速肯定是下降的,而且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他认为,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银行业的息差逐季回落,因此利息净收入的增长跟去年比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滑。此外,非息收入包括手续费的增长,也受到了一些政策的影响,跟去年比整体下滑。(.上.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5 13:08 , Processed in 0.04206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