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家企业投标重庆三个页岩气区块
本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结果即将公布。《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重庆参与招标的3个页岩气区块已有92家企业投标。 9月10日,国土部面向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公开招标出让页岩气探矿权。本次招标共推出20个区块,分布在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等8个省(市)。 而重庆此次参与招标的分别是重庆黔江页岩气区块、重庆酉阳东页岩气区块、重庆城口页岩气区块。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周时洪近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截至目前,已经有92家企业前来投标,并与我们有过接触。” 周时洪谢绝提供具体企业名称,但他告诉记者,“前来投标的包含各类投资主体,有大型国企,有民企,也有中外合资企业。”由于国土部此次放宽了“招标门槛”,凡是“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均可投标”。 本轮页岩气招标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对于未来的中标企业,周时洪表示,“参照现有天然气的补贴措施,未来在页岩气开采上,将在价格、税收方面针对企业出台补贴政策”。(.经.济.参.考.报) 油气专家: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面临四大瓶颈 在18日举行的“第二届亚洲页岩气峰会(上海)2012”上,中国华电集团油气公司总工程师杨堃表示,中国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但勘探开发仍面临四大瓶颈,应及时解决以进一步促进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健康发展。 杨堃介绍,首先,中国页岩气资源落实存在难点。国内主要页岩气矿权与常规油气矿权重叠,国内石油公司主要精力在常规油气领域,每年在非常规油气勘探领域的投资较小。目前对外公开招标的空白区块多为盆地边缘或过渡区块,页岩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差。 第二,水资源瓶颈。页岩气压裂属于大规模水力压裂,一口水平井压裂往往需要2万左右立方米的水量,对水资源要求较高。在中国页岩气储量较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页岩气开发大量用水与当地水资源紧缺容易形成矛盾。 第三,政策瓶颈。目前虽然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在制定页岩气开发政策和监管政策,但还没有真正出台“宽进宽出”的页岩气资源流转政策,市场化机制仍不健全。此外,页岩气开发还没有出台相关的优惠补贴政策,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 第四,页岩气开采技术瓶颈。目前国内页岩气评价和勘探开发大部分技术和手段都能够国产化,特别是钻井生产能力、压裂设备制造能力基本满足需要,技术服务能力也 基 本 满 足 需 要 , 但 钻 井 导 向 工具、微地震监测技术、完井和压裂的井下工具如速钻桥塞、裸眼封隔器等依赖国外。 杨堃表示,在技术方面,国外公司对中国只提供技术服务而不会向中国出售关键技术。如果接受国外投资公司全程服务的话,国内开采水平井评价求产成本高达8000万元,这样大大增加了成本。 针对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存在的瓶颈,杨堃提出以下建议,应该尽快出台页岩气市场开放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资页岩气资源,彻底打破目前的页岩气资源垄断经营的不利局面;积极促进技术交流和技术引进,国家出台优惠的关税政策和税收政策,鼓励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和本土化,避免长期的探索过程和资源浪费;大力建设天然气管网,出台先骨干的准入政策,鼓励作业者天然气产品入网销售,防止下游瓶颈导致的页岩气开采市场的萎缩;国家适当在天然气井口价格上给予适当提高,防止政策性亏损,采取价格补贴、免税退税等手段,大力提倡页岩气这种情节能源的勘探开发活动;现行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鼓励作业使用先进的工艺、环保的配方、节水的技术进行有序开发,保护大气、土壤、地下水资源不受污染。(.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