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马来西亚等国购买稀土资源 日本正在逐渐摆脱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在日本汽车和家电制造中被广泛使用的稀土,从前大部分依赖从中国进口,目前从中国进口稀土已降至其全部进口量的一半左右。 在能源方面,日本正在加紧与马来西亚谈判,向其购买长期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在日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汽车及电器制造业中,稀土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原料。 《日本经济新闻》10月10日头版头条的文章指出,日本正在逐渐摆脱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在日本汽车和家电制造中被广泛使用的稀土,从前大部分依赖从中国进口,目前从中国进口稀土已降至其全部进口量的一半左右。 但是,混合动力车和空调的电动机使用的磁石中必不可少的镝至今还有9成从中国进口。据日本媒体报道,自中国渔船和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发生冲突以来,中国已经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丰田汽车和三菱电机正在开发研究无稀土材料强力磁石,本月内研究团队将正式成立,争取在2021年实现技术实用化。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在对马来西亚的矿床进行考察,准备确认开采计划。此计划尤为重视对中国依存度最高的镝,实际开采计划以及向日本国内的供给路线图将在2013年2月之前制定完成。 除马来西亚之外,日本政府和企业还在加紧与哈萨克斯坦和北美洲各国合作确保稀土资源的供给。 中国市场无法忽视 尽管中日关系的走向尚不明朗,但日系各大零售业企业表示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依然不容忽视。 进军中国市场的7家日本汽车厂商公布了9月新车销售情况,其中日产、丰田和本田三巨头的新车销量均有明显下滑。丰田的新车销量为44100台,同比减少48.9%;日产为76100台,同比减少35.3%;本田为33931台,同比下降40.5%。铃木、马自达、三菱和富士重工业的销量也分别出现大幅减少。10月10日的《中日新闻》引述日产汽车管理人员的话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问题,自民和民主两党应该协力解决。"丰田汽车管理人员则流露出对政治的不满,"被卷进政治的纷争时,受苦的总是人民"。但即使是在销售情况堪忧,何时能够恢复尚无定论的情况下,各汽车厂商也不敢轻言撤资,日产汽车副社长片桐隆夫本月5日在记者会上声明,工厂会在8日重新恢复运转,并表示中国毋庸置疑是长期而重要的市场。 尽管中日关系的走向尚不明朗,但日系各大零售业企业表示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依然不容忽视,罗森社长新浪刚史就表示"在中国的事业将按原计划进行"。不过获得开设新店的许可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一些公司也认为本年度开设新店的速度可能会进行调整。 Seven&i holdings村田纪敏社长在4日的记者会上说,尽管反日情绪高涨,但对其旗下7-11便利店的销售只造成轻微影响,并强调继续开设便利店的计划没有调整的必要。 在反日游行中被砸的青岛佳世客所属的永旺集团也表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不会改变,9月下旬还发布了开设新的购物中心的计划。6月底宣布将开设40家店的永旺集团旗下MINIstop便利店社长阿部信行也表明"开店的方向性完全没有改变"。 "中国风险"和"脱中国化"已成日本热词 米仓昌弘在上个月末访问中国时,就明确表示两国应就领土问题的解决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 "中国风险"和"脱中国化"目前在日本是媒体上随处可见的热门词汇,日本企业对于中国的担忧并不完全是由于近期钓鱼岛问题而恶化的中日关系,实际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转型,廉价劳动力资源不断减少,日企也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严峻问题。 不少东盟国家经济增速,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对日本企业的投资给出优惠条件,特别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缔结之后,2015年中国将与东盟各国实现零关税,将东盟国家生产的商品销售到中国市场,将充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这样的转移注定将是个很长的过程,而且将耗费巨大成本。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市场。对于日本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中国依然是其最成熟的生产基地以及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真正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撤出中国市场在现阶段并不现实。 因此,日本上市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组成的日本最大经济团体经团联会长米仓昌弘在本月9日上午与新当选的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的首次会谈一开始,就表示担心"与中国关系恶化会对经济界产生影响"。米仓昌弘在上个月末访问中国时,就明确表示两国应就领土问题的解决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这也反映了日本经济界相当重视当前日本经济与中国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经.营.报 .蔡.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