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全面实现今年的目标。 一 会议深入分析了经济形势,指出,从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组合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速趋于稳定,9月份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加快。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取得积极成效,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三是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增加。 会议指出,今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央审时度势、正确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的结果。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随着各项政策继续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趋稳。 会议指出,做好四季度的各项工作,不仅对全面完成今年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三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农业发展好形势。四要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五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六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做好民生工作。 二 近期,中央有关经济工作的部署非常密集。 10月12日、13日和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先后召开行业协会负责人、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三场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特别是5月份以来,我国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从座谈会上与会人士反映的情况看,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以来,出口逐步回升,消费稳定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就业形势良好,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温家宝说,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应该说比较好。现在可以有信心地讲,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并且继续出现积极的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会进一步企稳。 温家宝说,“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艰难曲折,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三季度非常关键,承前启后,关系到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外都非常关心中国经济的走势。正确分析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做好第四季度的工作,为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基础十分必要。” 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18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常务会议有几大特点:首先,中央在部署四季度工作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并提出了六点要求,其中中长期措施比短期措施多,这是最大的亮点。 “用中长期视角看待短期问题,宏观调控意识转型在这次会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王晋斌说,这说明,中央一方面希望通过调结构来实现稳增长;另一方面希望在中长期政策实施中,通过结构性改革以及抓好农业等基础,来逐步使短期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 其次,在稳增长的过程中,着力深化改革,包括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这些措施都将会对消费增长带来拉动。因为在当前外需不振、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下,消费是“三驾马车”中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稳定投资,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王晋斌说,中国过去长期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当前投资增速下滑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必须稳定投资。而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即要严控房地产泡沫,也要考虑房地产投资下滑给未来房地产市场供给带来压力,进一步给房价上涨带来压力。 第四,突出抓好就业工作。实际上,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就业问题,失业问题是民生的首要大事,所以必须要稳增长才能稳定就业。 王晋斌告诉记者,当前中央提出的稳增长,不是依靠刺激政策带来的增长,而是在边际意义上,对需要发展的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实现。 稳增长的政策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是中长期的结构性改革;二是短期的财政、货币政策相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