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析概念沾上巴菲特风光无限 巴菲特加码肾透析巨头押注全球扩张 中国股市圈中流行着一种简约的赚钱方法:"股神"巴菲特买什么,投资者就选择买入同样概念的股票,借此或能短炒一把。但现在,这种投资逻辑似乎并不安全。因为向来对医疗股不太感冒的巴菲特,竟在历史新高价位加码肾透析公司达维塔(DaVita),此举颠覆了其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10月1日晚间,据提交给美国证交会(SEC)的文件显示,在9月26日~9月28日期间,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以每股作价100.96美元~103.79美元,增持了美国第二大肾透析服务商--达维塔,总计持股达28.24万股。截至28日,伯克希尔持有1020万股(约合10.78%)达维塔,为后者第一大股东。 在伯克希尔最新头寸中,权重最大的是必需消费品股(43.78%),其次是金融股(30.41%)和信息科技股(15.56%)。相比之下,医疗股(2.12%)少得可怜,权重仅高于工业类股票(0.94%)。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现持有4只医疗股,分别是达维塔、强生、赛诺菲和葛兰素史克,其中达维塔(1.08%)权重最大。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初至今,达维塔股价上涨了近40%,而同期美股医疗保健行业的平均涨幅约24%;与此同时,达维塔的竞争对手--百特(BaxterInternationalInc.NYSE:BAX)和FMS(FreseniusMedicalCareAG&Co.NYSE:FMS)则分别实现了约22%和10%的涨幅。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今年前三个季度,达维塔亮出了三份出色的季报,远超华尔街预期。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达维塔每股收益(EPS)为1.49美元,较分析师预期超出0.02美元。 在过去一两年中,达维塔及其庞大的全球扩张计划令其成为了行业焦点,而这或许正是吸引"股神"目光的原因。2011年,达维塔并购了在德国拥有两家透析中心的ExtraCorp公司。2012年1月,达维塔并购了印度透析中心运营商NephroLifeCare;2012年4月,达维塔收购了沙特阿拉伯肾透析服务提供商LehbiCare公司的多数股权,后者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拥有三家透析诊所;2012年5月,达维塔宣布其与美国最大的诊疗和药品网络运营商HealthCarePartners进入最终谈判阶段,达维塔将以44.2亿美元收购后者。此项交易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初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全球扩张计划而来的巨额开支也令公司承受了不小压力。达维塔在东南亚、欧洲和中东等地区的多项扩张行动令其在今年二季度录得1200万美元亏损。公司预计,到今年年底总计亏损达3000万美元。 不过,从巴菲特的增持行动看,他似乎对达维塔的扩张计划非常乐观。市场普遍预计,在未来六年,得益于扩张计划,达维塔将实现12.3%的每股收益年增长率,这一预期超同行业其他对手,如Baxter(8.5%)、Fresenius(10.5%)、HCAHoldings(10.9%)和TenetHealthcare(12.2%). 从基本面看,与美国肾透析龙头Fresenius相比,拥有三分之一透析市场份额的达维塔,在过去10年内的每股EBITDA增速和每股收入增速分别为17.8%、18.6%,均好于Fresenius同期的13.1%和12.1%。 湘财证券:腹膜透析市场将迎快速发展 湘财证券认为,我国终末期肾病约有100万人,每年增长8%。2009年底透析登记的病人只有17万人左右,实际估计约23万人左右,腹透病人2.6万人左右。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手段有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由于肾脏供体有限,移植比例不高。国内透析治疗主要以血液透析为主,腹膜透析仅占11%。腹膜透析有以下几大优势:1、相关医疗费用低于血液透析;2、总体生存率不亚于血液透析,由于保存残余肾功能,前两年生存率甚至更高;3、患者生活质量高;4、无需血液透析机,更适合广大农村地区推广。 香港地区就采取"腹膜透析优先"的原则,只有不适合做腹膜透析的患者才能进行血透治疗,使得香港腹膜透析比例高达80%以上。泰国政府自2008年开始实施"腹透首选"政策以来,选择腹透和血透的病人的比例接近1:1。优先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有利于控制相关医药费用支出,更符合我国国情。 广州百特是最早生产腹膜透析液的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并且与政府合作,致力于腹膜透析治疗方法的推广。另外双鹤药业、长征富民等大输液企业也有腹膜透析液的批文。未来将是腹膜透析液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尿毒症也被列为重大疾病保障试点。未来一旦腹膜透析推广成功,尿毒症有望成为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之后又一个可以获得保障的重大疾病。可关注华仁药业腹膜透析液项目后续进展。(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