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对于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的得失,争议并没有停息。 九月上旬,由国家发改委发起组织,董焰、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等多位专家,对武广高铁进行了后评估。 董焰告诉记者,武广高铁于2009年底建成运营,已运营2年多时间。专家们对武广高铁的安全性、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均不存在问题,但对武广高铁经济性评估为亏损。 负责评估武广高铁经济性的赵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由于签署了保密协议,无法透露武广高铁的具体运营数据。但他表示,参与对武广高铁的后评估,更坚定了他之前的观点,一些高铁将无法通过自身运营,实现盈利。 “武广高铁的营业收入,需要支付的费用,排在前两位的是贷款利息和折旧费,其次是向广铁集团和武汉铁路局支付委托运营费用。由于铁道部向银行贷款,都有三到四年的宽限期,目前暂时无需偿还贷款本金。”赵坚说。 “开通2年多来,武广高铁的收入在增加,但还无法覆盖贷款本金。预计未来收入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便很难再大幅度增加。但过了质保期后,武广高铁的维护成本会快速上升。所以我认为,武广高铁未来的营业收入,虽然足以覆盖贷款利息、折旧费用和委托运营费用,但无法偿还贷款本金,无法实现真正盈利。”赵坚介绍,“京沪高铁、京津城际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京沪高铁开通一年,运送旅客超过5000万人次,但其营业收入无法偿还贷款本金。所以未来铁道部会面临严重的偿还铁路建设贷款本金的压力。” 赵坚建议,未来中国应该多建设时速低于200公里,客货混跑的铁路,而不是成本很高的高铁。前述铁道部经济规划院人士也认为,由于建设成本高、票价受到管控等因素,预计贷款宽限期结束后,武广高铁等高铁线路仍然很难做到偿还贷款本金。他介绍,接下来,铁路建设的重点是中西部普通铁路,例如蒙西到华中煤运通道。 “赶工期”之忧 铁道部通过动员会、座谈会方式,要求加快铁路建设速度,再次引发了铁建企业的焦虑。 按铁道部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今年1到8 月,共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2277.7 亿元,同比下降了28%。8 月份单月完成投资393.3 亿元,同比增长19%。按照目前的铁路基建年投资总额,在接下来的4个月,总计需要完成超过2880亿元投资,月均需完成投资720 亿元。 前述中国铁建人士表示,铁路建设又将迎来一个小高潮,但铁建企业普遍担心再次出现 “赶工期”的情况。 据介绍,在2009年、2010年期间,铁路项目集中上马,铁建企业接到了大量赶工期的要求,大量高铁线路被压缩工期,正常五年多的工期,往往被要求,三到四年完成,铁建企业不得不购买或租用更多机械,多雇佣人员,加班加点施工。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铁道部今年8月1日下发的一份名为《铁道部关于铁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通报》的文件显示,铁道部进行质量排查,发现武广客专、郑西客专、海南东环铁路、温福铁路等项目,不同程度存在隧道拱部空洞、裂纹、掉块,边墙渗漏水,预埋件与钢筋无连接,通信铁塔倾斜,电缆布线混乱等问题。 前述中国铁建人士介绍,这份文件显示出压缩工期给铁路建设带来的诸多问题。“铁建企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确保已开通运营线路安全。但已知的这些问题,肯定会降低这些铁路的使用寿命。” 现在铁建企业面临一项困难:由于去年下半年铁路建设资金不到位,今年又长时间没有新开工铁路项目,很多铁建企业将资源投放到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领域,中国铁建的很多员工已被派往国外施工。“把建设铁路的人员、机械抽调回来,需要时间”,上述人士说。 资料显示,中国铁路建设的另一家主要企业中国中铁,近年来也在由铁路建设、路桥建设,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水电建设、矿山开采等方向转型。 “铁道部获得资金支持后,开动员会,希望在建项目加快施工进度,据说又要增加新开工项目,但铁建企业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不仅是铁建企业,各铁路设计院也把设计资源转移到别的领域去了,甚至很多铁路项目业主也没做好开工准备,所以各家都有应接不暇的感觉。西成客运专线今年有可能开工,但更多的项目预计会推迟到明年,预计明年的新开工铁路项目会达到30多条。” 前述中国铁建人士介绍。 对此,前述铁道部经济规划院人士解释,铁道部的意思是加快建设进度,并非赶工期。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调整,铁道部对铁路建设管理、施工企业的资质要求更为严格,不会因为适当加快施工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其实,经过去年的波折,铁建企业也已经意识到,铁路建设的里程有限,不可能无休止地增加下去,活干完就没了,所以他们现在更愿意按部就班地进行施工。预计接下来,铁建企业与铁道部会继续在铁路造价、施工进度等方面,展开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