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大幕开启解禁压力"延而未解" 节前股指一度急升,节后的A股市场亦延续暖势。本周,A股三季报业绩披露亦拉开大幕,鲁丰股份(002379)打响三季报披露的"第一枪"。截至发稿时,从预披露的上市公司来看,逾半数前三季业绩报喜。不过另一方面,市场人士依旧提醒投资者警惕11月以后限售解禁带来的减持压力可能给市场造成的影响。 逾半数前三季报喜 W 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8日,剔除预期不确定的公司,共有977家A股公司发布了2012年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前三季度预增379家公司、预计扭亏23家、预盈108家,这些"报喜"的公司占比约为53%。此外,327家公司预减、140家公司预计亏损。总体而言,从业绩预计的情况看,A股公司前三季度盈利表现喜忧参半,整体仍将维持半年报同比基本持平的态势。 尽管仍有约半数的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仍处下滑态势,但是三季度扭亏的公司给市场带来了些许期盼。统计数据显示,在23家预计扭亏的公司中,9家公司上半年亏损、第三季度扭亏;327家预减公司中,7家公司第三季度业绩"下跌"的势头明显得到抑制,甚至实现了净利润由亏转盈。 值得注意的是,化工、机械设备、房地产几大板块三季度成为业绩"超速"增长的主流,数据显示,目前在有望超预期增长的34家公司中,化工、机械设备、房地产等行业各有5家,并列第一位。 虽然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房地产行业三季度的销售数据环比已经出现明显萎缩。但是,亦有如顺发恒业(000631)、深长城等多家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明显,商品房加快推盘、销售提速成为最主要动力。在机械设备行业业绩提速的公司中,在细分领域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表现突出,加之上市后的渠道建设逐渐发挥作用,使得业绩能够实现高于同行业的增速。此外,化工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也成为了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业绩改善成亮点 在整体上市公司业绩乏力的大背景下,业绩提速、扭亏和业绩下滑止跌等基本面短期内明显改善的公司有望成为三季报的亮点。披露沪深两市首份三季报的鲁丰股份,对比其半年报可以看出,三季度净利润增长之势明显。报告显示,公司摆脱上半年亏损困局,在第三季度成功扭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8%。克服上半年业绩亏损影响,前三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约为632.8万元。公司预测,2012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70%-100%,约为2008.88万元至2363.39万元。对于全年度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鲁丰股份三季报解释,是因公司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以及铝箔产品产销量增加,引发公司效益增长。报告同时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1.4%,约为15.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 的 现 金 流 量 净 额 比 上 年 同 期 增 长 了274.5%,约为3.56亿元,原因主要是公司本期销售增长、回款增加及上年末3个月以上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本期到期增加的现金流量影响所致。而受益率先披露三季报,鲁丰股份股价一连四个交易日持续上涨,累计涨幅超过16%。 此外,国统股份(002205)上半年亏损1377 .52万元,而三季报预告显示,预测净利润200万元-500万元,虽然业绩仍然大幅下滑,不过盈利能力大幅好转。国统股份表示,下半年市场拓展及合同延期等情况较上半年略有好转是业绩下滑幅度减少的主要原因。 市场人士指出,尽管市场反弹不会一蹴而就,但业绩确定尤其是三季报超预期的个股有望成为市场的黑马。目前看来,那些身处朝阳产业、前三季度享受到利好政策刺激的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最大,比如信息设备、环保节能类个股。如果相关股票股价前期调整到位,投资者可以予以积极关注。而对于如何挖掘潜在的业绩向上修正股,市场人士建议投资者可从上市公司近几期的财报中寻觅路径,那些业绩环比增幅呈加速增长态势的个股最有可能出现业绩超预期。此外,持有较多其他企业股权,政府背景较深的个股也可能因为资产出售,企业分红,政府补贴等因素获得非经常性收入从而提升业绩的预期。 解禁压力延后 从月度涨幅来看,上证综指9月累升1 .89%,终结月线四连阴,特别是中秋、国庆长假之前两日,股指出现了急升。对此,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指出,"急升有许多触发因素,比如市场一度盛传的证监会停发新股,又有比几家对市场有较大影响力的券商研究机构发布看多报告,但其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市场自身运行的规律在起作用,长期的超跌使得市场的反弹动能不断积聚,最终在外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集中释放。" 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事实上,此前9月7日的单日大涨已经显示出了市场的反弹需求,可惜在内忧外患下反弹成果消失殆尽,彼时外部条件尚不成熟。相比较而言,10月的外部环境有明显改善:9月PM I指数出现近5个月来的首次回升,而10月是一些行业的传统旺季,钢铁、水泥、机械等价格都出现了见底回升,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缓解;即将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虽然难言乐观,但已经被市场所预期,相反可以期待一些意外的惊喜;另外,十八大召开时间确定,维稳行情再次为投资者所期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节前引发上涨的救市传闻被证明是不实的,但并不妨碍市场的反弹动能继续释放。只是,基于市场本身的反弹往往难以持久,行情的进一步延续需要更多基本面数据的支持。 从目前市场预期看,看多的主要依据在于两点:一是政策维稳;二是短期库存见底,存在经济反弹的可能。更乐观的声音认为2000点可能就是底部,主要依据在于未来经济周期调整接近尾声,预期在2013年前后经济反转。 不过,"这些预期有些过于乐观,从经济周期判断短期市场较为牵强,即使4季度经济存在小周期反弹,但仍将微弱,目前企业库存仍不低,并不认同库存调整接近尾声的说法。从更长期看,PPI仍在下跌,全球仍处于降息周期,经济周期是否反转,依赖于全球经济走出复苏,及中国投资需求复苏。外部的复苏仍需时间,而后者依赖于强力刺激政策,短期较难。从经济周期看,周期性板块的趋势性机会仍需等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 "11月后需关注限售解禁带来的减持压力。"海通证券(600837)指出。数据显示,四季度是年内解禁高峰,10月创业板解禁金额接近500亿元,是过去月均解禁规模近十倍;11月中小板解禁接近1000亿元,是过去月均解禁规模5倍;12月主板解禁金额超过1700亿元,是过去月均解禁金额3-4倍。从历史上解禁减持比看,主板解禁减持占比为1 .6 %, 中 小 板为8 %, 创 业 板 为8.3%。按照目前的解禁数据来看,将会带来接近150亿元的减持压力。11月三季报公布结束之后,产业资本的减持压力会对市场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尽管近期多家创业板公司控股股东公告延长股份的限售期或对解禁股份年内不予减持,此举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但是海通证券认为,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第四季度集中解禁带来的减持压力,但根据我们前期对限售解禁减持规律的研究,各板块和行业在解禁后减持比例稳定,即使延长限售期或对解禁股份年内不予减持,也只是将抛压退后,实质利好程度有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