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中行中石化股份变动公告透露险资三季度动向 10月8日、9日两天时间内,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分别发布了股份变动公告,透露出险资第三季度在这3只股票上的最新动向。 根据公告所做的统计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以生命人寿系为首的险资对工行、中行的持股数,环比共增加了3.68亿股。而在对中石化的持仓选择上,险资却意见分歧,国寿、泰康系险资减持中石化的同时,人保寿、平安选择了增持。 生命人寿4千万股 高调增持工行中行 增持工行中行的险资中,生命人寿系表现得最"急不可耐"。从工行和中行发布的公告看,生命人寿传统账户在三季度区间对工行流通股增持了1839.99万股,总持有量达到了40517.15万股。而生命人寿2011年四季度进入工商银行后持仓量为38677.16万股,此后一直保持了该仓位未发生变动。此次大幅增持,对于密切关注险资动向的资金,无疑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信号。 而三季度区间工行流通股股东变动情况中,同样进行增持的还有险资巨头国寿。国寿传统账户和分红账户在二季度末分别持有工商银行51222.6万股和44883.48万股,三季度区间,分别增持了335万股和565万股,三季度末两只账户的持仓量分别达到了51557.6万股和45448.48万股。 同时,平安人寿传统高利率账户也在"消沉"了一个季度后,重现在工行流通股前十大股东之列,持仓量由2012年一季度的38662.98万股变为26162.98万股。 另外,安邦保险账户和太保寿账户则保持了持仓量的环比持平。 对另一只银行股中国银行,生命人寿的加码也相当抢眼。在2012年中报中的传统账户和分红账户共同持仓32792.67万股的基础上,三季度传统账户再次增持2170万股,生命人寿两只账户三季度末合计持有中国银行34962.67万股。 太平人寿分红账户也初现中国银行十大流通股之列,三季度末持仓量为5768.73万股。而国寿的两只账户保持了持仓量的环比持平。 从发布公告的工行、中行这两只银行股来看,险资在三季度的投资再次向银行股倾斜,要么增持,要么保持上期的持仓量不动,明确地表现出不少险资开始寄希望于四季度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金融板块能率先触底反弹,以抹平浮亏。 而根据数据,银行板块在第三季度区间,整体下跌了5.93%,而向来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们,此次对于银行股四季度的押注能否大有收获,尚无定论。 另外,中石化的股份变动公告也透露出险资的动向。对于中石化,险资表现为有增有减,其中国寿分红账户由二季度末的13343万股变为三季度末的12770.96万股,减持了572.04万股;泰康人寿则由二季度的5268.3万股变为三季度末的4883.59万股,减持了384.71万股。而人保寿分红账户由上期的9842.8万股变为三季度末的10042.85万股,增持了200.05万股。平安分红账户则三季度新进持有了2454.46万股。 从目前已知的工行、中行、中石化这3只险资重仓股来看,尽管银行股流通股大股东的系列增持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但冰冻三尺的A股市场真正回暖仍尚需时日。注重减小风险损失以保值增值的险资,四季度集中力量"会师"经典蓝筹股成为较大概率的事件。 寄望四季度反弹 尽管汇金出手大手笔增持四大行,银行股估值也颇具吸引力,但三季度持续走低的行情仍是不争的事实,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市场仍对银行股持怀疑态度。 随着汇金增持空间的减小,险资在权益投资中格外关注风险较小的银行股。除了护盘彰显"市场责任"外,还表现出险资开始在密切关注合适的"切入点"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降低风险,在保值前提下寻求稳定收益似乎成为险资目前的主要投资理念。 中银国际认为,短期来看,由于银行的业绩较为稳定,风险较小,因此在季报期存在反弹的可能。进入年底后,货币政策特别是贷款发放的结构和数量均可能超出预期,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股可能有一定的表现。但从长期来看,大力度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较小,经济仍将延续下降轨迹。银行股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也会上升。 而从中长期宏观面来看,银行板块也迎来新一轮的大面积低估期。今年央行实施的非对称性降息使得银行盈利的"政策红利"开始慢慢减少,银行业不得不考虑新的盈利模式。另外,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呼之欲出,把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拖入一个新的竞争格局里,而诸如"三马"联手打造金融商城类的新金融事物则也将逐渐成为银行业的对手。 在多方合力"蚕食"下,银行股不但将基本告别高盈利时代,甚至在一段时期后,可能需要考虑如何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 而从险资对银行股的增持来看,似乎也能读出些许无奈的含义。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根据数据,三季度区间,23个板块涨幅无一收正,大盘下跌139.26点,下跌幅度为6.26%。在此情形下,四季度业绩情况相对明朗的银行股,再次吸引众多保险资金的视线也属正常。 百亿险资输血A股 公私募基金加仓策应 受险资加仓个股等多方利好消息影响,上证指数昨日报收2119.94点,全天上涨0.22%,46只个股涨停。作为股市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之一,险资近期的反复动作受到市场的关注。6月中下旬险企和资产管理公司频繁实地调研上市公司,9月初主流保险公司认为不失为寻找战略性建仓试点的好时机。9月17日市场传闻中国平安赎回5亿指数基金,而在9月28日开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泰康人寿等相继加仓基金和股票,加仓规模超过100亿元。 有消息称,9月股市资金整体流出400亿元,A股市场失血严重,但近期以谨慎和波段操作著称的险企入场加仓"补血",则被市场解读为看好后市的举措。事实上,虽然险资6年来最大市值持仓为金融板块,但从今年二季度开始,险资机构开始频繁亮相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查,且主要是科技相关的企业。 A股失血险资谨慎 据相关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为1 .02万亿元左右,再度逼近2009年初以来的最低位。继7、8月份分别小额流入100亿元后,9月份的场内心态明显动摇,当月股市资金整体流出400亿元,超过同期偏股型基金50多亿元的募集规模。 据研究信息透露,9月份的资金流失速度过快,还导致了体现股市资金紧张程度的"资金市值比",重新攀高。在连续下降4个月后,A股市场的市值资金比在9月份重新达到6.94,再度逼近7的上限阀值,这意味着,股市资金在当月下旬重新趋于紧张。 作为股市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的险资,在今年的投资策略上也相当谨慎,南都记者从保监会数据获悉,2012年1月保险总资产中,存款和投资占比分别为28.41%和63.38%;2012年6月存款和投资占比为33 .32%和5 7 .8 9 %。7月末存款和投资占比31.036%和61.23%,而8月末的存款和投资占比为31 .17%和61 .05%。事实上,广东保险业人士此前表示,多数保险公司在今年权益类的投资仓位在10%左右,因此权益类投资的比例并不高。 险资9月反复操作或达成共识 有基金业人士表示,在9月24日至28日一周内,部分基金也是选择在下破2000点之时进行加仓,但基金仓位上升幅度并不大。其中,股票型基金仓位77.59%,混合型基金仓位64.16%。 在基金业试探性加仓的同时,保险规模排名前几名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泰康人寿等也在9月28日起相继加仓,三个交易日内加仓累计超过100亿元。有传闻称,中国平安、泰康人寿以直接加仓股票为主。其中,中国平安增持了四大行及个别优质周期股,中国人保则偏重于申购主动型基金。 险资的动作早有端倪。在9月初,市场已有传闻称,面对市场近期的惨烈下跌,多家主流险企认为,目前不失为战略性建仓的阶段时点,已有保险资金已开始低位补货。据有关消息称,国寿等险资大举加仓购买股票型和指数型基金。 然而,在9月1 7日上证指数跌2 .14%时,中国平安赎回5亿指数基金。平安集团当日即南都回复称,"对传闻不予置评。平安的总体投资策略仍会以资产负债匹配为主,重点把握固定收益市场的高收益品种机会,股票市场重在自下而上寻找结构性投资机会。" 有关述私募人士表示,平安调仓的可能性更大,据悉,中国平安在2009年7月大幅赎回基金之后,又在8月大跌时再度进场。果然,市场再度传来中国平安带头加仓的消息。 "险资在2400多点时坚持,2000点就开始加仓,明显就是波段操作。但从基金和保险均出手加仓的情况看来,股市有望企稳。"上海某私募人士表示。但一名PE界有名的人士则表示,对险资加仓的消息并未加以关注。 金融为最大持仓板块 有保险行业人士认为,险资在9月底增持四大行及个别优质周期股,实质只是险资习惯性操作,只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被市场解读为看好后市之举。据西南证券有关研报显示,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保险资金持仓市值最高的行业为金融。和第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证券、大秦铁路、中国建筑被增持,浦发银行被减持,云南白药、民生银行持平。 以农业银行为例,险资持股比例为28.56%,所持流通A股的保险机构为中国平安人寿、中国人寿、生命人寿等。和2012年第一季度相比,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证券、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云南白药、大秦铁路、中国建筑共9只股票维持"前十"的位置。建设银行是其中持仓比例增加最多的公司。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从2009年开始,保险资金在三季度的个股持数均有所增加,而四季度持股总有数与三季度持平或略有减少。而2012年二季度,持股总数为546只,超过一季度的533只。 6月保险公司忙调研 虽然险资6年来最大市值持仓为金融板块,但从今年二季度开始,险资机构开始频繁亮相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查,且主要是科技相关的企业。广东某险资人士表示,险资对投资方面相对去年而言更为谨慎,各大险企的资产管理部人员很忙。而总部在南方的某险资人士则表示,"估计没空对加仓减仓的信息回应,疲于应付"。 南都记者从多家上市公司中报信息获悉,在6月中下旬,险企和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开始积极到上市公司进行调研。而新华人寿早已持有的中银绒业,太平资产管理和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在6月前往调研。南都记者发现,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泰康资产、国寿资产、太保资产等10家险资机构在6月进行总部调研。 上市公司中报显示,险资在6月结伴前往调研的现象较为突出,而今年早前险资则分别调研,以上市公司恒星科技为例,生命资产管理、生命人寿和美国友邦在3月和5月曾先后前往实地调研。 相关报道 公私募基金加仓押注反弹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近日均加仓博反弹。 申银万国统计显示,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上升。截至9月28日,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76.57%;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上升1.43%,从78.75%上升到80.18%;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上升0.93%,从69.06%上升到69.99%。基金投资明显转向大盘股,与市场同步表现。 "私募基金公司的股票仓位有所回升。"基金分析师李歆表示。据其统计,私募平均仓位从8月的49.76%提高至9月底的52.60%,增加了2.84个百分点。 "随着10月份创业板解禁高潮来临,可能成长股表现会继续受压制,如果市场能维持反弹格局,基金投资风格可能会继续向周期风格方向转变。"申万基金分析师朱赟预计。华商基金认为应关注跌出来的反弹机会。从对市场影响较大资金面来看,四季度资金流动性偏紧,到年底企业有可能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资金价格会保持较高的水平。(.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