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经济有望软着陆 QFII抄底A股 今年是中国股市连跌的第三个年头,机构和散户资金正在撤离A股,但外资却反其道而行之,QFII持续加速流入中国。今年QFII的整体环境是:一方面是政府对QFII的大力度放开;另一方面外资也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蜂拥扎进弱势的A股市场。 截至2012年9月19日,外汇局累计核准157家QFII机构共计308.18亿美元投资额度,一季度基本平衡,二季度净流入大幅增至15亿美元,总体净增16亿美元。 QFII"越跌越买" 但是,今年进入A股的QFII资金一方面带给A股向上的刺激,另一方面QFII自己也没有收获。据理柏中国基金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底,今年有高达41家QFII获批,为历年之最,但QFII阵营的高速扩容并没有给其在A股市场的业绩表现带来一丝暖意。依据已公布的准确数据,QFIIA股基金8月整体平均业绩亏损5.65%,今年以来平均业绩转为亏损6.12%,表现甚至逊于国内股票型基金。 "越跌越买",买入优质品种可以形容QFII的主流操作策略,买入最多的板块是银行、白色家电、酿酒食品等。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QFII今年上半年净买入证券95.13亿元,较2011年下半年净买入证券40.73亿元增加了1倍以上。 持续持有优质品种是QFII进入A股市场以来的一大鲜明特点,许多优质个股QFII一旦介入基本可以持续持有几个季次,如万科A、云南白药、格力电器等,反复被QFII长期持股。对优质蓝筹股,发现价值洼地时毫不犹豫适时增持,这种投资风格可以说QFII从介入就一直延续至今。除密集持有银行股外,格力电器、中国铁建、万科A、伊利股份和苏宁电器五大公司是二季度QFII重仓的另外几大股票,他们既是行业翘楚,也是市场公认的蓝筹股。 任何牛市行情的展开都离不开权重股的参与,QFII投资也更重视白马龙头股,大钢铁、大石化、大煤炭、大型地产和大型银行的龙头股都得到QFII的重视。但是,回顾今年市场走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受到经济转型的牵制和资金面的压力,强周期股等大盘股受到市场抛弃,而中小板、创业板等成长股独领风骚。在小盘股盛宴的演绎过程中,估值系统似乎陷入"失效"状态,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政策退出时期",QFII的投资风格也只能继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从持仓板块特征来看,二季度QFII持有中小板和创业板等中小市值个股38只,占比29%,而一季度在130只QFII持股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有31只,占比23.8%,二季度QFII持有小市值股比例明显上升。 此外,从持有个股的行业属性看,特点非常鲜明,即"大消费"趋势日渐彰显。从二季度QFII集中持股的38只中小板和创业板行业属性看,医药保健、软件、服装和小家电、零售和电子设备个股多达25只,占比超过60%。 从QFII采取买入中长期持有优质公司的主流操作不难看出,这次QFII不是为了几百个点的小打小闹,而是奔着大行情来的。 四季度经济有望软着陆 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申岚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在7.7%,明年将上升到7.8%。由于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继重工业产出持续下滑态势外,轻工业产出也出现下行趋势,预计整体经济底部将在今年末或明年初出现。 今年,市场最关注的经济数据之一就是汇丰PMI,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9月份汇丰PMI中的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出现了2012年一季度以来的首次显著上升,鉴于年度赤字目标8000亿元与今年前8个月近万亿元的财政盈余合起来,后四个月有近两万亿的扩大支出空间。预期政策宽松将拉动四季度GDP增速回升至8%左右,从而软着陆可期。 总体来说,作为进入A股历史近十年之久的QFII,QFII先后共汇入资金1200多亿元,累计盈利1500多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16%,而与此同时,上证指数却出现了"十年零涨幅"的尴尬局面。所以,对于QFII这次抄底是否出现了误判,现在下结论似乎还过早。(.证.券.市.场.红.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