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泰电源:打回原形的核电概念股 "吸血"杀手锏:游资爆炒后出货 上市日期 2010年12月29日 发行价格 40元 股价跌幅 63.37% 保荐机构海通证券 平淡开局--偶有惊喜--惨淡结尾。如果要把科泰电源(300153)上市之后二级市场的走势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应该是最好的诠释。 2010年底上市的科泰电源上市首日波澜不惊,收盘价仅高出发行价0.78元;次日公司股价宣告破发。此后,股价出现大跳水,成交量也极度萎缩。 2011年11月8日,此前平淡无奇的科泰电源带着"核电概念股"的光环突然发力,股价连拉三个涨停板,逼近前期新高。经过游资此轮爆炒后,科泰电源却未能延续"牛气",股价开始走向价值回归之路,并于近期创下新低。回首上市近两年的走势,其间夹杂着大起大落,但终究以惨淡结局,很好的印证了那句"神马都是浮云"。 科泰电源主要从事智能环保电源设备的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安装、维修等售前、售后服务。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核电站备用电源提供商。目前公司已获得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合格供方资格证书,为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成员单位,在核电领域 500kW以下备用电源市场占有率位居同行业第一。 核能一直是受市场人士所青睐的一个品种。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曾明确指出,在各种新能源行业中最看好核能。核能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国家扶植力度也非常大,行业壁垒高,是值得重视的细分领域。 但从科泰电源的业绩表现来看,却似乎离市场的期望距离还差太远。公司上市首年,即201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微增15.44%;2011 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1.31%;等到2012年中期公司净利润仅有834.73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67.76%。出口市场业务下滑、传统的优势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原材料采购成本等都有所上升……种种迹象表明,科泰电源正在遭受着多重挤压,前景不容乐观。 东方日升:"造富工厂"的衰落 "吸血"杀手锏: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上市日期 2010年9月2日 发行价格 42元 股价跌幅 63.06% 保荐机构安信证券 东方日升(300118)早在上市之初就曾引起业界哗然,2010年这家来自浙江宁海西店镇邵家村的一个小小村办工厂在吸收了多家创投后以每股42元发行价登陆创业板,并以高达67.52倍的市盈率、超募13亿元的成绩备受关注,上市当日其股价最高时冲至60元,也让08年就藏身其中的多家创投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俨然东方日升成为了"造富"工程的典范。中银国际当年给出的展望是,预计东方日升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1元、 2.33元、3.45元,对应目标价为69.90元/股。 然而事实是,短短两年时间,东方日升的股价已经下降至个位数,甚至于目标价的零头还不到,以63.06%的跌幅回应市场的关注。从业绩来看,这家被誉为光伏行业"新星"的公司正着面临严峻的经营形势,2011年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21.06亿元,同比下降了11.31%;营业利润5545万元, 同比下降了82.22%;净利润5412万元,同比下降80.33%。从2012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业绩下滑更为严重,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37.4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1.2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12%。 与此同时,盈利压力导致东方日升近日不断陷入采购纠纷,可谓雪上加霜。东方日升先是与无锡荣能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对簿公堂,其次与京运通演变为互相成被告,这背后是光伏产业寒冬而引发的被迫违约的行业性困局。 从去年开始,原本给世界提供"温暖"的中国光伏产业意味的遭遇了"寒冬",近日,美国、欧洲和印度抡起的光伏"大棒"使中国光伏企业的处境雪上加霜,有些企业已经步入破产的边缘。这位昔日的明星股也没能置身事外,央视财经频道曾做了一档"寻找创业板第一只退市股"的报道,多次提到东方日升,并表示东方日升可能触及退市红线。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东方日升是否能走出困局有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