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可能性比较小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际评级机构惠誉28日宣布,下调亚洲两大经济体中国和印度今年经济的增长预期。惠誉6月份曾经作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8%的预测,现在调整为7.8%,对于印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也从此前的6.5%下调至6%。如何来看待惠誉下调中印两国经济的增长预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黄志龙作出解析。 黄志龙:惠誉作为全球三大评级公司,它的报告很有影响力。现在下调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反映出客观事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中国和印度自身的经济增长看,中国二季度的增长只有7.6%,创了今年以来的新低。印度经济增速二季度也只有5.5%,同样是创了近年来的新低。所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形势现在并不如前两年好,实际上还有俄罗斯和巴西这些金砖国家,都出现了经济增速明显的放缓趋势。 另外,从其他指标来看,中国出口前八个月的增长速度一直是10%以下,全年要实现10%的增速目标很难。印度的货币贬值14%,今年半年印度的贸易赤字在300亿美元以上。所以无论是中国或者印度、巴西等,这些国家的资本外逃非常严重。 惠誉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肯定比不上下调主权信用评级的影响,但是它会进一步加大国际资本对中国和印度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外资到这两个国家投资可能会更加谨慎。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只有7.6%,而去年同期是9.3%,这引发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但惠誉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硬着陆主要有两个条件:劳动力或者不动产市场出现大的问题,实际就是大规模失业;还有房地产市场等大幅下挫。 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正确,我们从近期中央的政策来看,确实现在是在保就业。中央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比较大,特别是中央财政,无论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者结构性的减税政策,空间都很大。另外,近半年,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不是大幅下挫的问题,而是有可能会再次出现过热或者泡沫的问题。因为上半年到现在楼市持续回暖,这两天,广州的限售高价房的政策还有北京市由于开发商拿地过于积极而暂停土地供应的政策,充分说明了房地产价格有可能再次面临着比较大的上涨压力。所以从这两方面看,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比较小。(.中.国.广.播.网) 美国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减速是软着陆表现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近期引起西方媒体热议,美国多名专家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减速是软着陆的表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门副主任马库斯 ·罗德劳尔认为,中国经济放缓源自控制投资和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努力,此外还有外部需求放缓的原因。他还说,在此过程中,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五年前的10%以上降至现在的2.5%。不过,在国际贸易收支呈现再平衡趋势的同时,国内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平衡问题也应受到关注。 为使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实现软着陆,也就是经济年增速保持在7%至8%的水平,罗德劳尔建议执行刺激消费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 对于中国投资比重过高的话题,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认为,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中国可以而且应该维持较高的投资比重,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过程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在研讨会上做开幕致辞时说,一年半前,媒体谈论的是中国经济过热、出现资产泡沫以及经济需要放缓以实现软着陆等问题,如今媒体谈论的内容大不相同,更多的是对中国经济减速的担忧。这种担忧反映出在美国和欧洲复苏缓慢的情况下,世界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加深。其实,在2008年至2010年间,全球需求增长有接近一半来自中国。(.中.国.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