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1.65万亿险资或入市 “组合拳”救市猜想

2012-9-27 11:15|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1975| 评论: 0

摘要:   沪指逼近"1"时代 A股前三季度熊霸全球股市  沪深两市26日单边下挫,沪指跌1.24%盘中失2000点,创近44月新低。还剩两个交易日全球股市即将三季度收官,就目前全球股市表现看,沪指累计8.88%的跌幅令A股前三 ...
  李大霄:救市需先将泡沫源头弄干净
  9月26日在其微博中表示,救市需先将泡沫源头弄干净。
  李大霄认为,救市其中一招:新股发行立即上市改为新股发行半年或者一年后相对集中上市,可以立竿见影。"用加大打新者及炒新者的风险的方法降低发行价,用苛刻的上市条件降低开盘价。令打新者胆怯不敢打高价,抄新者因为数目偏多不便炒作,不利于炒新自然降低开盘价。要救市,先将泡沫源头弄干净才是正道。"
  李大霄指出,市场到了迫切需要救市的阶段了,要救,就要救在根源上而不是救于表面,要彻底纠正为融资者利益将泡沫从源头输入二级市场的局面,同时要用更严格的发行及上市条件来限制发行价及上市价,只有将增量控制住,存量才能安稳,救市正当时。(英大证券 李大霄)
  瑞银证券:"库存周期"带来"吃饭行情"
  随着企业在今年底明年初进入补库存阶段,总需求和公司盈利增速或将停止下滑。2012年4季度,盈利增速在基数效应和今年底明年初的"补库存"效应下,可能停止下滑出现改善。
  通过考察过去三十几年的宏观数据,我们发现:
  其一,1978年至今的33年,全社会的存货投资占GDP的平均比例为5%,然而,补库存、去库存的短期波动可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19.5%。
  其二,1992年至今的19年,上述趋势进一步加剧。存货投资在GDP中的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至3.5%,但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度基本维持在19.1%。存货对经济的"顺周期"性在强化,体现在相关系数升高至63.2%。
  我们认为,存货投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度(近20%),远远超过其在总产出中的占比(3.5%),库存波动对经济总产出波动的影响巨大,必须重视库存周期的变化。
  当前去库存已过半程
  我们从两个视角来追踪本轮库存周期的变化:
  其一,工业企业数据传递的信息是,扣除物价后的库存增速较2011年中高位19.5%下降至15.3%。
  如果将5%的增速作为库存去化的最低值,那么增速下行的空间还有10个百分点。从名义增速来看,物价下行对本轮去库存的影响更大,产成品库存增速显著下滑了10个百分点。
  从工业企业产品总体库存的细分行业来看,剔除各行业价格因素后,上游制造业实际库存去化程度不是很明显,比如:食品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业等。
  然而中游制造业去库存非常明显。汽车制造业产品库存增速已经接近2009年的水平。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电子、电气机械均处于快速去库存过程之中。
  其二,上市公司数据体现的去库存趋势和全部工业企业数据基本一致。
  整体非金融行业去库存已过半程,制造业去库存已过大半。剔除地产部门的非金融上市公司库存增速降至11%(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为12%),已经接近2006年补库存前的水平,不过较2009年的低位还有一段距离。在各行业中,机械和交运设备行业的库存增速下降幅度较大。
  触底反弹将带动新一轮补库存周期
  在中国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周期性产品的长期需求趋势并不乐观,但在当前,去库存已经持续一年左右时间、库存增速已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投资者更需要关注短期企业库存行为的波动,初步判断新一轮的库存回补可能发生在今年4季度末和明年一季度初。主要是因为:
  其一,如PPI在4季度企稳回升,库存水平也将跟随而动,企业将进入补库存阶段。从历史经验看,物价和企业增减库存的行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物价拐点将影响企业的库存行为。
  其二,在年底财政资金投放加大,投资者对来年传统旺季的预期,企业补库存也符合季节性规律。
  其三,库存波动对经济总产出波动影响巨大,随着阶段性补库存出现,总需求和公司盈利增速或将停止下滑。
  因此,我们判断,今年底和明年初的"补库存"周期或许带来股市的一轮"吃饭行情"。周期股能够有阶段性表现。(瑞银证券)
123456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4 12:34 , Processed in 0.04030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