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利空齐聚 沪指再创43个月新低 解读

2012-9-20 16:08|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2196| 评论: 0

摘要:   沪指再创43个月新低 五大利空压垮市场  日本媒体报道称,据日本政府人士透露,两艘中国海军护卫舰出现在钓鱼岛西北80海里海域。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出现在这一地区。日本自卫队的P3C巡逻飞机一直在钓鱼岛海域飞行 ...
  产业资本减持规模超预期 月内已达15.91亿
  六连阴之后,A股昨日终于收出了一根阳线。不过,机构对此却并不乐观。
  统计显示,9月以来产业资本净减持达15.91亿元,跟8月相比形成了逆转之势。德邦证券表示,A股市场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5%逐年上升至目前超过50%,扮演着寡头的角色,因此最近两年产业资本的进出对判断市场方向的意义越来越大。上周产业资本减持量放大至22.19亿,大大超出机构预期,这样的数据对股市而言"很负面",显示产业资本信心明显不足。
  宝钢回购后
  六大股东借利好减持

  8月28日,宝钢拿出三分之一的现金回购自家股份的行为,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震动。这是A股市场近四年来为数不多的回购案例,也是上市钢企首例,50亿元金额之高也颇为罕见。根据宝钢董秘的回应,宝钢股份并不是"走走过场"释放消息抬高股价,而是确实有实质性的回购打算。"公司有足够的诚意来回购,我们希望能够用完50亿元,足额回购。"
  然而讽刺的是,宝钢股份这50亿回购计划在9月18日才刚刚通过股东大会这一关,公司前10大流通股东中有6家却在回购消息的掩盖下集体减持了3104万股。数据显示,在宝钢股份董事会公告回购股份决议后,包括如皋长荣矿石仓储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立信投资有限公司、张家港市虹达运输有限公司、交通银行-易方达5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在内的6家股东全部进行了减持,共计减持3104万股。国信证券将宝钢股份大股东持续减持的原因,主要归结为钢铁行业的持续不景气,但该股在回购利好公布后的持续大涨,以及六大股东减持的时点,却不能不让人产生其他的联想。
  机构论市
  产业资本减持
  预示市场风险

  我们研究发现,最近两年产业资本的进出对判断市场方向的意义越来越大。目前A股市场,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比例从2005年的5%逐年上升至超过50%,扮演着寡头的角色,而且这个寡头是习惯性抛售的,可以说是市场最大的抛售方。如果产业资本抛售踊跃,那么大盘下行的风险将非常大;反之产业资本停止抛售,甚至开始增持,则对于市场信心修复、市场止跌回升的意义重大。然而,大盘刚刚开始反弹,本周减持量居然放大至22.19亿,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显示产业资本信心明显不足;增持方面则很平淡。产业资本近日给出的数据很负面。
  --德邦证券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全部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绝对PE相当于2010年同期的55%、63%和74%,但中小板创业板的PE溢价倍数达到2.25和2.68,为2010年均值的1.10倍和1.04倍,基本处在历史高位。而从市场角度看,创业板将在10月迎来532亿的解禁高峰,占全年解禁规模的44.8%;进入11月,中小板将迎来1091亿规模的解禁高峰。大规模限售解禁对中小公司的估值压力显而易见,在中小盘投资缺乏安全边际的条件下,仍建议立足防御,继续防范部分中小公司的补跌风险,尤其是那些业绩难以支撑当前估值的"伪成长"股和业绩调整滞后的"晚周期"股。
  --平安证券  
  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市盈率分别为29倍和36倍,在这样的估值下,解禁股东的减持意愿将不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成交量大小是唯一的制约因素,所以无论大盘点位多少,只要大盘放量就会成为他们减持的机会。
  --中金公司
  洋河股份解禁在即引发大跳水
  宝钢六大股东借利好减持,在A股市场其实只是一个缩影。数据显示,9月以来共有83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发生股权变动,其中有54家均是发生了减持,产业资本净减持高达15.91亿元。而在8月同期,产业资本股权变动还是总计净增持1.92亿元,两相对比之下,减持行为暴增了约10倍。尤其是在上周,产业资本趁反弹在二级市场的净减持规模达到了17.9亿元,共发生232起减持,两组数据均创下了今年新高。
  A股市场昨日在六连阴后终于收出了一根阳线,但在整体上涨的二级市场上,今年来始终表现强势的白酒股却上演了一出跳水行情。其中洋河股份一度大跌逾6%,创半年新低,并带领山西汾酒、贵州茅台等个股一起大跌,深市在白酒股的低迷带动下也由红转绿。机构人士认为,洋河股份等酒类股的跳水与其大股东的连续减持有关。公开资料显示,洋河股份第五大股东南通综艺投资公司,在9月3日到17日的7个交易日里减持了公司股份207万股,套现约2.61亿元。与此同时,该股11月还面临着限售股解禁的压力。
  在大宗交易市场,近期也一直较为活跃,并且有明显放量趋势。据数据统计,9月以来两市大宗交易累计成交了7.06亿股,成交金额为61.01亿元,分别较8月同期环比增长了85.79%和59.71%。尤其值得关注的是,9月第一周大宗交易市场仅成交了1.89亿股,成交金额19.98亿元;但到了9月第二周,也就是沪综指大涨3.7%之后,大宗交易平台突然"井喷",单周累计成交2.43亿股,金额高达27.25亿元,分别较第一周大增了28.6%、36.6%;而如今第三周仅过了3个交易日,大宗交易成交暴增到2.73亿股、13.78亿元,虽然成交金额有所退潮,但成交量却再度放大。
  大宗交易"井喷"的背后,是上市公司股东们的减持套现。精诚铜业、山东章鼓、乐普医疗、翰宇医疗、顺网科技等多家现身大宗交易平台的公司,其后均证明交易是来自于公司前十大股东的减持套现。
  产业资本减持令A股很受伤
  "大盘刚刚开始反弹,上周减持量居然就放大至22.19亿,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显示产业资本信心明显不足。增持方面则很平淡。产业资本在本周给出的数据很负面。"德邦证券在本周一发布的研报中这样写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一度鼓舞市场的上市公司回购行为,目前真正行动的却是凤毛麟角。数据显示,9月以来上市公司减持总计达到了27.89亿元,但同期增持却仅有11.99亿元。
  不得不提的是,还有11天时间将进入四季度,届时将开闸的中小盘股密集且巨额的解禁高峰,也让机构对于资金面产生了较大的危机感。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解禁股东的减持意愿将不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无论大盘点位多少,只要大盘放量就是他们减持的机会。而这其实也几乎成为机构共识。(.信.息.时.报 .徐.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4 10:03 , Processed in 0.04048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