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FDI降1.43% 连续三月负增长
商务部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8月实际使用外资749.94亿美元,同比下降3.4%,8月份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1.43%,连续3个月负增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扣除房地产因素,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有所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8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37.38亿美元,同比下降6.66%,占全国总量的44.98%。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50亿美元,同比下降1.85%,占总量的46.67%。 在服务业中,房地产业吸收外资152.66亿美元,同比下降9.89%,扣除房地产下降的因素,服务业同比增长5.31%。受中国市场内需和消费的拉动,零售增长较快,增幅为9.76%。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10.93亿美元,同比下降14.57%,占全国总量的1.5%。 "部分欧洲国家对华投资保持增长。"沈丹阳指出,欧盟27国今年1~8月对华投资同比下降4.1%,其中德国、荷兰、法国对华投资增长,增幅分别为27.27%、3.30%和14.78%。美国今年1~8月对华投资同比下降2.85%。亚洲10国/地区今年1~8月对华投资同比下降5%,其中香港下降8.52%,日本虽有16.2%的增长,但明显低于2011年50%的增幅。(.证.券.时.报) 亟须提升微观经济活跃度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仍在年初预期区间。但微观经济层面活跃程度明显下降,致使近期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连续走弱,增大经济下行压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刺激,提升微观经济主体主动交易兴趣。 首先,实体经济交易意愿出现明显下降。今年以来,主要反映经济交易意愿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 1增速持续低位徘徊。截至2012年8月末,M 1同比增长4.5%,较上年末下降3.4个百分点 ,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历史低点 2009年1月的M 1增速还低2.2个百分点。非现金支付业务笔数增长出现放缓,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00 .17亿笔,同比增长22.1%,增幅较上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从运行态势分析 ,M 1增速与宏观经济运行轨迹大体一致。M 1增速底部徘徊的运行态势,集中反映出当前微观经济主体交易意愿的严重不足。 第二,实体经济货物运输量增长放缓。2012年1至7月,全国货运量同比增长11.8%,增幅较上年同期和2011年分别下降2.2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0.4%,增幅较上年同期和2011年分别下降4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货物运输量增长变化,动态反映出工业品和终端消费品需求形势,也是工业增加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疲软走势的侧面反映。2012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9%,增速创出39个月来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 第三,实体经济信心指数出现下降。今年以来,消费者景气指数明显下滑,2012年7月,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101.5点和98.2点,分别比2011年12月下降3.8点和2.3点。企业家信心还没有恢复,2012年第2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6.9点,较上季度下降0.4点。工业企业生产扩张意愿不足,去库存压力导致2012年8月的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创出了34个月以来新低。 尽管如此,应该看到,中国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东部产业梯度转移至中部和西部地区后,将会带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释放出未来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空间。同时,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面临升级,近40万亿元的储蓄存款规模蕴涵了巨大的消费潜力。近期,汽车交易回暖,基础投资增长加快,新一轮再库存即将启动,出口规模总体保持稳定,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在年初预期区间。 因此,当前需要进一步坚定对经济工作的信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加大投资同时,也要采取有效的刺激性政策,提高实体经济交易的活跃程度,以进一步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出台扶持性政策,稳定企业预期,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更新升级,促进社会生产结构的优化,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有序扩大。(.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