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财经焦点 查看内容

财政部要求地方做好减支预案 多地仍大规模修城轨

2012-9-15 19:38|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835| 评论: 0

摘要:   财政部已要求地方财政做好减支预案  今年前8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82330亿元,增长10.8%。这是近年来最接近预算目标的一个增幅,但是几乎所有地方政府都在喊缺钱。  一个较为精确的财政收入会破坏地方习惯性依赖 ...
  中国短期经济增长仍靠基建投资
  近期,国家发改委连续两日密集批复了逾万亿元的基建投资项目,被市场解读为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再次启动。
  发改委加快项目审批并非初见,二季度基础设施建设已有加码之势。
  7月以来,涉及上万亿元投资额的地方投资计划也集中出台,还有迹象显示基建投资增速有继续向上趋势。来自平安证券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窄口径(仅考虑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增速为10.2%,已达到两位数。有机构分析预计,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可能将达7.89万亿元,同比增速由2011年的2.8%大幅增至19%。
  在欧债危机险情未消、美国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人们将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放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上。那么,当前形势下,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充当什么角色?一直以来,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但不能忽视的是,这种增长模式会带来一些问题,应如何完善才能使之更健康发展?为此,记者日前专访了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博士。
  记者:"中国元素"是本届达沃斯论坛的一大亮点,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充当什么角色?
  沈建光: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亮点,对世界经济贡献最大,未来更应该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以寻找新的希望。
  记者: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加快了项目审批,这是否意味着短期稳增长主要靠基建拉动?未来数年基建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什么角色?
  沈建光:目前来看,稳增长的重点是稳投资。早前房地产投资与基建投资是支持投资高速增长的两大支柱,但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受到严格调控,因此短期来看,稳投资还需依靠基建。
  另外,由于中国城镇化是个长期过程,基建投资从长远来看也是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记者: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来拉动经济增长,但这种依靠基建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已造成了通胀、银行坏账等一系列后遗症问题,如何看待依赖基建拉动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沈建光:4万亿在实施中确实存在一些错误,即忽视了经济结构调整,造成了日后通胀、银行还账以及财政支出加大等问题,需要我们及时总结与反思。但是,这并不意味在当前经济下滑阶段,应该放弃稳增长。相反,如果调结构与稳增长能够协调并进,显然是最好的结局。
  我认为,稳增长与调结构不应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例如,当前正在力推的消费信贷、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门槛的刺激政策既是结构转型的重要体现,亦能促进增长。因此,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经济出现明显滑坡时推行刺激政策时尽量减少上一轮4万亿的负面影响,让稳增长与调结构两条腿走路,才是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困局最为理想的方式。
  记者:现在跟2008年基建拉动经济相比,有何新变化?又会带来哪些新问题?
  沈建光:当前与2008年基建拉动经济有很大不同。当时在项目选择上,诸多项目是为稳定信心临时上马的,具有盲目性。本轮刺激计划有很多项目储备,而且更加倾向于节能减排与民生工程,只需加快审批便可既稳增长,又调结构。
  另外,上一轮经济刺激没有理清银行与财政的关系是造成后期诸多问题的根本。
  记者:应如何改善这种依赖基建拉动经济增长模式使之更健康发展?
  沈建光:建议新一轮刺激政策不应该再让银行承担准财政功能,该政府出资的由财政承担,明确和发挥财政政策的反周期功能,如能通过减税而发行调结构购债,既能控制规模,又能调结构。而对于可能盈利的项目,也可以吸引银行参与。
  记者:本届论坛将探讨"未来有哪些重大趋势、新模式和新兴技术在改变基础设施行业的格局",对此你有何看法?
  沈建光:国务院早前已经确定了"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为此我认为,这七大产业既能支持经济增长,也符合中国结构转型的趋势,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作者简介:沈建光,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此前为欧洲央行资深经济学家,主管亚太经济预测和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芬兰央行经济学家,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全球和中国经济学家。曾任国际经合组织顾问和中国人民银行访问学者,是经合组织2002年专著"中国和世界经济"作者之一。(.中.国.经.营.报 .谭.志.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8 02:52 , Processed in 0.03817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