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专家:"抵制日货"不理性 深圳批捕4名打砸日系车者 针对最近发生的日本人被打伤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日表示,中国人民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日本政府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径和右翼势力的肆意挑衅,但这不是针对日本人民的。中国是法治国家,在华日本公民的人身安全依法得到保护。同时我们主张公民依法、理性表达有关诉求。 另据《羊城晚报》报道,深圳警方证实,4名人员在抵制日货中打砸日系轿车,已经被检察院批捕。 8月19日,深圳有人发起抵制日货行动,不少市民的日系轿车被砸,有警员称3辆日系警车遭遇打砸。事发后,深圳警方称,警方理解市民的爱国热情,可以支持市民合理发出声音,但个别人在人群中故意煽动群众侵害他人的财产,警方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不能利用"爱国"名义进行不法行为,市民应该理性看待此事。 有警员表示,市民购买日系轿车后,轿车就属于市民的私有财产。这辆车可能是某位市民花费多年积蓄才能购买的,是血汗钱,而抵制日货是从个人意愿出发的,无缘无故地去打砸他人的日系轿车,这属于侵害私有财产。市民合理表达爱国热情警方会理解,但不会放纵故意寻衅滋事的行为。个别人员甚至煽动群众冲击警车,有3辆警车遭遇打砸。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抵制日货"并不理性,"'抵制日货'的说法和做法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出现的爱国主义口号。现在已经不是日本侵华时期,中日关系也不是当时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我不买日本东西,日本就会在领土问题上让步,这种想法也不太现实;领土问题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得以解决。现在的经济活动中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哪一个是纯粹的日货,恐怕很难分清。" 刘江永说,作为民众先要了解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和法理,然后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对日本的倒行逆施,最重要的是增强国防力量。"表表决心,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但是我们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必须要尊重事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国防力量,而不是每天说着我们要打。"(.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