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创业板减持金额达56亿
统计显示,创业板今年以来共发生887次减持,涉及129家公司,套现金额达56.2亿元。此外,9月以来,大宗交易成交额比8月同期增加55%;从交易宗数看,七成为中小板和创业板。 统计显示,截至9月13日,当月两市大宗交易平台共计发生275起大宗交易,成交金额高达41.79亿元;与8月同期相比,成交金额放大约55%。8月两市共发生422宗大宗交易,成交总金额为65.06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10月底首批创业板公司将迎来"大非"解禁,特别是近两个月以来,创业板高管和股东减持意愿突出。统计显示,创业板今年以来共发生887次减持,涉及129家公司,套现金额高达56.2亿元,其中有50次减持后高管或股东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从次数来看,减持超过10次的公司有26家。最多的是东方财富(300059),高达34次,遭减持920.6万股,共套现1.36亿元;数码视讯(300079)被减持25次,套现4311.3万元;富瑞特装(300228)套现25次,共计2649.1万元。另外,冠昊生物(300238)、精锻科技(300258)和量子高科(300149)的减持次数也都超过20次,分别被套现3.89亿元、1570.98万元和3465.7万元。 数据显示,按照股权变动的截止日期计算,9月以来,两市总共发生246起涉及关键持股人(大股东、董监高以及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的股权减持达到173起,减持参考市值达到16.71亿元,增持则为73起,增持参考市值为11.24亿元。从高管持股的变化来看,一共发生197起涉及高管的股权变动,其中减持方向的有134起,减持参考市值8.94亿元;增持方向的为63起,增持参考市值为1.15亿元。(.中.国.证.券.报) 5.5亿股77亿市值悄然兑现 七成高管减持"借道"大宗交易 2012年1月至今高管通过大宗交易套现金额分布 作为对上市公司情况最了解的公司高管,对于自身公司股票的增减持,通常被解读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以及业绩能否支撑公司股价信心的表现,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根据已披露的公开数据统计显示,自今年1月1日到9月12日,高管减持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两市共计减持超8.1亿股,套现超过116亿元。其中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成交超过5.5亿股,占比68.6%,成交金额逾77亿元,占比 66.4%。尤其是当单笔减持数量超过20万股时,有80.9%的 减持是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进行的,单笔减持数量越大,借道大宗交易的比例越高。可见大宗交易平台已成为高管减持大笔股票的主干道。 大宗交易平台交易效率高、对二级市场价格影响小,是其受越来越多大小非的减持首选的主要原因。从统计数据来分析,今年1-8月期间,选择有单笔减持超过20万股的股票,计算其减持高峰日到目前的股价,可以发现在高管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来减持的66只股票中,超过七成的股票股价下跌,股价跌幅超过30%的有8只。与之相对,高管通过大宗交易来减持的有95只股票, 有四成的股票股价下跌,下跌超过30%的有6只,下跌的比例比前者小的多,而且成交的量要是前者的数倍。虽然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但综合来看,大宗交易对减持的承压力相对更好,对二级市场的股价打击更小。 具体分析高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每笔数据来看,成交的折价率大部分在2%~18%之间,平均折价率为7.3% 。单次最低减持金额近300万元,最高的海康威视(002415)董事龚虹嘉在2012年3月9日一天之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385万股,套现5.8亿元。今年以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海康威视已套现近7.8亿元,川润股份(002272)6.1亿元、智飞生物(300122)4.4亿元、金螳螂3.9亿元,位于前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票在高管减持之后,除了川润股份走势相对平稳之外,其他几只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业内人士认为,大宗交易通常为折价成交,使接盘者成本降低,这对股价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大宗交易接盘的大多数都为机构等大中型投资者。虽然高管减持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这些投资者或是对公司前景有好的预期,或是认为接盘的价格还有一定的盈利空间,这从另一方面支撑了股价。(.上.证) |